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及相关概念股
1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蕞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互联网医疗行业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连接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互联网巨头、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覆盖健康管理、自诊、诊断、治疗、用药和康复的全价值链条,进而实现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在线医保支付、医药电商、医院管理信息化等场景落地。
中国拥有庞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但地域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相对较低等因素推动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成长。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23.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1%;2023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期达876.1亿元,同比增长25.1%。
今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受到政策的高度重视,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6月,国内在线亿人次,国内互联网医院数量、在线问诊需求持续增长。
2022年12月6日,广州市卫健委建议非紧急就医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并正持续优化线日以来,广州地区互联网医院在线万张。
根据此前发布的《“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前我国已经建成1700多家互联网医院,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60多个城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码)通”,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互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未来随着多种应用场景促互联网+医疗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医药电商、互联网商保、医疗智能硬件等将成为行业重点,形成完整的医药闭环。
医疗服务:医院和科技公司主导各具特点,慢病管理将深化。预计中国在线%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30年达4,070亿元,占中国医疗咨询总量的68.5%。行业增量空间大,互联网医院成主要深化方向。现阶段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加依赖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闭环——医疗服务的发展将以深化建设和探索互联网医院模式为主,以优化在线问诊平台为辅。
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处早期阶段,渗透率有望突破。我国医药电商作为医药流通的渠道之一,受益于全渠道的增长趋势,其交易规模逐年增长。多重驱动力保障医药电商长足发展。B2C、O2O、B2B三大业务模式协同发展,未来增长可期。新药特药、处方外流、技术推动、政策清晰等驱动因素推动医药电商发展,其中具有网络效应的互联网巨头将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
医疗信息化:需求端保障行业巨大增长空间。中国医疗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医院信息数字化参与者以及数据分析及移动化服务厂商。预期于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99亿元和7,0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0.5%和22.0%。
互联网商保:技术赋能商保,提升产业链价值。由于国家保险覆盖新特药范围有限、可支配收入提高、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及新保险产品的发展,预计2030年商业健康保险收入和支出估计将分别达到60,626亿元和28,518亿元。
A股相关上市公司:卫宁健康、药易购、东华软件(002065.SZ)、创业慧康、东软集团、万达信息(300168.SZ)等。
公司是国内头部家专注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提供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人们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自主研发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是中国医疗健康信息行业蕞具竞争力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公司依托“一体两翼”加医保事业部的业务协同发展,同时启动了“慧康云2.0”的整体云化转型发展战略,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业务,主要业务分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软件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业务。
在医疗健康领域,东软以信息技术推动医疗健康生态的和谐,为医疗健康生态中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分享价值,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的融合。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院外市场”的医药流通综合服务商。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医药B2B电商、数智化赋能、医药******、饮片生产、智能物流、互联网医疗及健康服务、大健康投资管理等众多板块。
快速开通微博你可以查看更多内容,还可以评论、转发微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