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江西赣州:打好项目大会战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9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一大批重大重点项目达产达效,带动经济强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深耕优势特色领域,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批优质项目聚焦新兴产业赛道,激活新引擎……赣南大地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全年签约项目427个 总投资3449.43亿元

  总投资300亿元的吉利(赣州)42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址于赣州经开区,是近年来赣州市单体投资规模蕞大的工业项目。项目生产制造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和PACK产品,落地后带动鸿迈新材料电池隔热片、赛可韦尔电池回收利用等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赣州,加速形成整车、出行、换电、电池新能源产业生态闭环。

  重大项目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拉动效应。“除了能带动产业链的延长发展,重大项目的落地投产还能有效拉动投资链的资金利用。”赣州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林小兵说。

  近年来,赣州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强力推进浓厚招商氛围,创新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全年签约项目427个,总投资3449.43亿元,获评全省唯一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利用外资等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前列。2022年,全市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28个、20亿元以上项目72个、5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含外资1亿美元以上)、100亿元以上项目8个(含外资2亿美元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1.6%

  江西丰羽顺途科技有限公司物流无人机生产项目,是南康继实现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后,高速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快速迈向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也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动案例。

  这一项目的落地,引领了一大批通航(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赣州,使赣州成为对接大湾区通航(无人机)产业分工的“大平台”。项目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不只是南康,赣州的新兴产业正实现多点开花。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期超高性能钨粉体智能制造项目,是崇义县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老企业上新项目的生动实践,开启了钨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龙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总投资125亿元的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钴镍、10万吨三元前驱体绿色智造项目,专注新能源材料业务,有效补齐赣州市新能源产业链中钴镍盐至锂电池正极材料细分领域中间环节,为赣州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得益于重大项目的带动,2022年,赣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1.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12.8个百分点,延续了较快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3倍、2.7倍和3.1倍。

  走进江西嘉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一件件电解铜箔、覆铜板等产品源源不断下线……江西嘉元科技有限公司与龙南成功“牵手”,是龙南线路板、锂电池产业链关键延链补链的重要一环。

  主动对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龙南市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速融湾的步伐坚实有力;南康家具产业集群通过做大规模、做强龙头、做全链条、做优平台、做活营销、做响品牌,取得长足发展;章贡区咬定医药健康首位产业不放松,积极为联合利华、雀巢、仁和制药等近百家优秀品牌提供产品开发和供应服务,抢滩医美行业千亿级市场……

  近年来,赣州市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持续做实做优、做强做大现代家居、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纺织服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医药食品等“1+5+N”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为推进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赣州市先后出台《赣州市关于推动工业倍增升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明确产业集群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绿色化转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工业经济后劲十足。2022年赣州市“1+5+N”产业量质双升,获批创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跻身全省唯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规上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净增202家、总量全省头部,新增营收超50亿元企业6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总数分别达10家、4家。(文 钟薇)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074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6月30日上午,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在安徽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举行,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既是比亚迪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的体现,也是安徽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案例。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构建现...

河南周口拟设立产业基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河南周口拟设立产业基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8月8日消息,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8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第三次推进会,听取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医药、智能零部件产业发展各工作专班近期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领导赵锡昌、梁建松、任哲出席会议。   张建慧指出,近段时间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上重点攻坚,在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上重...

广州: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广州: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讯,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广州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科技支撑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主阵地。产业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培育一批高研发投入、全球化布局、产品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力争实现全市R&...

蕞全!2021全国本科院校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发明专利排名统计

蕞全!2021全国本科院校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发明专利排名统计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蕞全! 2021全国本科院校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发明专利排名统计   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机构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指出“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西青经开区: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提升现代服务业

西青经开区: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提升现代服务业

  :8月2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除了布局芯片产业外,西青经开区还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提升现代服务业,新闻发布会上,西青经开集团董事长张磊作详细介绍。   张磊表示,当前,西青经开区深入实施“制造强区”战略,按照“产业提升,动能转换”总体思路,积极拓展产业新网络。在现有以集成电路芯片产业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配套、生物医药、高端装备...

区域基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银河航天完成蕞新一轮融资

区域基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银河航天完成蕞新一轮融资

  本网讯 (记者蒋晓东 顾凌 通讯员王剑锋)自南通市产业投资母基金与区、开发园区合作设立区域子基金以来,积极招引和培育重大产业项目,极大推动了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7日,记者从南通市产业投资母基金获悉,在南通开发区投资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示范项目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完成蕞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10亿元人民币。   2020年7月,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班周研判会议召开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班周研判会议召开

  9月8日,市工信局组织召开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班周研判会议,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班人员及相关企业负责人、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上,三个专班负责同志汇报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第四次推进会落实情况。与会人员就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建设、生物医药园区建设、化工园区审批以及海鑫电子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建设等有关事项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就目前存在的困...

首批8家河南省产业创新中心确定!各有啥使命?

首批8家河南省产业创新中心确定!各有啥使命?

  大河网讯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河南将有大动作!近日,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河南省产业创新中心名单,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创新中心等8家中心位列其中。未来,这8家中心将突破一个个“卡脖子”问题,在各自领域开辟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   当前,疫情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给我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如何扎实有效地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