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年内累计跌超15%产业链利润或向中下游转移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5

  近日,新能源产业重要原材料锂产品的报价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只是与往年不同,这次的核心内容是下跌。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2月20日均价报435000元/吨,较上一报价日吨价下跌5000元,年内累计下跌15.94%。若以自2022年11月23日以590000元/吨开始下跌计算,已累计跌去了26.27%。

  需求端方面,2月20日,《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锂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时,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主要生产原料之一碳酸锂等产品近期价格持续下滑,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对公司的主营业务起到积极影响。

  中泰资本董事王冬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需总量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锂产品需求总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同时市场供应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短期内锂价可能仍将保持低位波动,但长期看好锂产品需求的增长潜力,未来锂价仍有上涨预期。

  “从产业链角度出发,锂价下滑对中下游领域的影响较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锂价下滑可能会对电池端、车端、储能端等产业链中的一些企业带来成本上的降低,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王冬伟说。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电池级碳酸锂,包括电池级金属锂、工业级金属锂、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等多个锂及锂产品同期报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上海钢联数据显示,上述四个锂及锂产品价格年内分别下滑4.17%、4.64%、16.92%、15.33%。

  王冬伟认为,近段时间锂产品价格持续走弱与市场供应过剩、下游需求放缓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有关。“随着近年来全球各地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众多企业纷纷投入到锂产业当中,导致市场逐步供应过剩。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也出现放缓趋势,导致锂产品的终端需求增速有所减慢。而随着锂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产业内科技进步也在不断提高,使得锂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不足以支撑锂价持续高位。”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谢青山补充表示,除上述因素外,2022年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也是锂价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国补的蕞后一年,2023年以后主要就是依靠各地的地补了。可以看到,国补的退坡对车市需求的影响比较大,在2022年年底因为补贴末班车导致的抢购潮过去后,2023年年初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下滑高达45%左右。受终端需求减弱等影响,电池厂减产去库持续,倒逼材料需求降低,加之年初车市销量下降,对材料需求进一步减少,也加剧了锂价的持续走弱。”谢青山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那么年内锂价将呈现怎样的走势?谢青山认为,在全球锂资源供应量方面,据券商测算,2023年,全球锂资源端预计将释放35.2万吨新增产量。其中,澳大利亚的锂资源项目有60%将在2023年有新增产量释放,七大锂辉石项目全年增量有望达到11.5万吨。

  “可以看到,供应方面,锂资源有一定的产能释放,这将会极大缓解锂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而需求方面,据东吴证券测算,今年新能源车销量预期能达到950万辆,预计同比增长38%,这与2022年95%的增速相比,也是放缓很多。在锂资源供给产能释放、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锂价将难以维持40万元/吨-50万元/吨的高价,进一步走低。”谢青山说。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生产经营情况正常,锂价下滑对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有积极影响,但是降低具体幅度等数据目前无法进行估量计算。”上述国轩高科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对此,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锂价的持续下滑,对于全产业链降本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产业链回归合理利润分配。与此同时,也需要关注终端降价后下游需求的变化,量的影响也很重要,毕竟蛋糕越大,可分得的利润才会越多。各环节的具体受益情况,还要结合产业链的话语权,供需情况来综合判断。目前来看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产品优势的龙头电池厂和终端主机厂是比较受益的。

  谢青山认为,锂价回归理论上对锂电池厂家、车企、储能端都有积极影响,不过电池厂家为了保持份额,也会让利给车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40%-50%,锂价下降,整车成本降低,利于车企降低产品价格,提升竞争力,所以车企相对来说更为受益。同时,锂价下降以后有利于降低储能配出成本,以降低电力运营商的度电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场多个锂产业链中下游板块估值年内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收盘,A股市场锂电池板块指数报2897.01点,年内累计上涨7.11%;储能板块指数报1092.6点,年内累计上涨5.65%。

  何理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整个锂产业链上游方面,比较看好拥有核心锂资源并向下游拓展的一体化的投资标的,这类公司能够比较好的熨平周期带来的价格波动,贡献比较稳定的盈利能力;下游比较看好代表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如高镍,磷酸锰铁锂等能够获得较高加工溢价的电池材料环节;盈利修复,储能带来二次成长的龙头电池企业;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领先的整车企业等。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20428.html

标签: 产业链理论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产业价值链理论

产业价值链理论

  2.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基于这一项产业链理论予以相关研究,按照时间的发展跨度而言,还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这一理论正式出台到大众的眼前。截止当前的实际情况,还是要 把产业这一概念融于其中,并将其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由此可见,产业链不过就 是产业内部的一种团结协作的关系,这能够维护好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25];但 如果每一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保持一致, 那么将这些企业全部都纳...

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随着2014年8月来电科技的成立,正式拉开了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序幕,随着各式入局者的出现,加上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概率的火爆,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市场规模飞速增长。据资料显示,2020...

触控产品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分析

触控产品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分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触控产品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分析   2022-2028年中国触控产品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头部章 触控产品行业产品定义及行业概述发展分析   二、触控产品行业产品应用范围分析...

氢能产业链全景深度梳理

氢能产业链全景深度梳理

  从入门到精通,量身打造交易系统,三少这里有“鱼”更有“渔”。   国际能源转型一直沿着从高碳到低碳、从低密度到高密度的路径进行,而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的氢气是目前公认的蕞为理想的能量载体和清洁能源提供者。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且符合我国碳减排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是我国能...

三思荐书丨《突破结构“陷阱”:产业变革发展新策略

三思荐书丨《突破结构“陷阱”:产业变革发展新策略

  《突破结构“陷阱”:产业变革发展新策略》   2019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但会不会由此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一蹶不振,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世界银行曾经从事了一项研究,观察了二战以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先后有几十个国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大部分都是在中等收入阶段就很难继续发展,落入了不同类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只有日本、韩国等十三个国...

环保线缆行业投资策略探讨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环保线缆行业投资策略探讨及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022-2028年中国环保线缆行业投资策略探讨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头部章 环保线缆行业产品定义及行业概述发展分析   二、环保线缆行业产品应用范围分析   四、环保线缆行业发展地位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环保线缆行业产业链发展环境简析   二、环保线缆行业产业链示意图及相关概述...

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举办从养殖到餐桌全产业链保安全

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举办从养殖到餐桌全产业链保安全

  浙江在线日讯(见习记者涂佳煜通讯员杨佳颖)9月14日至15日,第六届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大会在杭州举办。   会上首发《中国畜禽福利养殖技术指南》,为行业提供了福利养殖的技术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分析。大会颁发了2022年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杰出贡献奖、社会责任卓越奖等奖项。   15场平行论坛于15日展开,围绕畜牧、兽医和食品安全等话题...

陕西:抓住“碳”机遇发力碳减排

陕西:抓住“碳”机遇发力碳减排

  作为能源大省,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陕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背后是陕西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陕西拥有全国唯一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月6日拍摄的延长石油杏子川采油厂墩也联合站全貌。通讯员 魏塞平摄   在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3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