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三江新区以营商环境建设吹响新年发展号角
2月17日,宜宾三江新区在获批四川首个省级新区三周年的前一天,召开营商环境暨作风建设大会,总结三年来的发展成绩,并紧扣“探新路、做示范”使命,立足“勇挑重担、高位突破”的担当,进一步抢抓机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三江新区实现“由园到圈、由区到城、由聚向融”更大转变,畅思路、鼓士气。
自三江新区设立以来,一年夯基、两年发展、三年成势,在全区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2022年GDP突破400亿元大关,3年跨越3个百亿台阶,连续3年增速保持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在四大省级新区中名列前茅。人口总量从26万增加至35万,高校增至12所,大学生增至9万人,大学城科创城成为新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会上,市民、留学生、社区工作者、企业家及产业工人等三江新区的新老“主人翁们”一起观看三江新区三周年汇报片,并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三江新区。
市民吕俊丽是新疆人,自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扎根宜宾,现居住在三江新区白沙湾街道洗马池社区。她和爱人一起见证了三江新区的提档升级,同时也体会到了三江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记得大女儿读幼儿园时,周围的幼儿园很少,因此没少发愁。短短几年时间里,我家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就有7家幼儿园可以选择,公立幼儿园占了将近一半,不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而且教学理念特别好。”除了教育资源的变化,她对人居环境、交通建设、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也都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她计划着把父母从新疆接过来一起生活。
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的留学生马丁谈及三江新区这几年的发展,更是感慨连连:“刚来宜宾时,大学城里就只有我们学校修建好了,周围全是建筑工地,生活也不方便。在宜宾的这几年里,我和同学们一起见证了三江新区的变化和发展,现在大学城里面的学校和学生越来越多了,智轨也开通了,公交车也多了,买东西吃饭都比之前方便很多,各项功能更加完善,我们看着公元π、竹文化公园、宜宾市博物馆、宜宾科技馆等一点点修建起来,这些场所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日常休闲娱乐,同时也让我们见识到什么是‘三江速度’。”
大会还为获得三江新区百亿企业(园区)荣誉的朵唯智能云谷产业园、宜宾市美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颁奖。朵唯智能云谷公司董事长何明寿在发言中表示:“六年前我们来到了宜宾,带着梦想,也有很多忐忑,但是我们都选择了相信三江新区,所以看见了六年后灿烂的今天,看到了三江新区的日新月异。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之下,我们也收获了成长和友谊、信任和荣誉,我们将把今年作为新的出发点,继续坚守实业、做强主业,为三江新区美好明天做出贡献。”
总结成绩,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企业服务只有更好,没有蕞好。”会上,三江新区的负责人们分别从人才服务、企业服务、法治建设三方面开展了以“2023 三江营商再出发”为主题的路演,对三江新区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作出了承诺。
下一步,三江新区将秉持“心服务、心满意”的理念,持续擦亮“企业、项目、个人”三大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只跑一次”,助推企业遍地开花、茁壮成长、枝繁叶茂。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实现“极简审批”, 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实现“智慧办理”,实现100个事项“掌上办”、100个事项“秒批秒办”、50个事项“省内通办”、50个事项“零材料办”,助推群众在新区办事舒心、工作顺心、生活安心。
今年是宜宾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和南向开放枢纽门户的起步之年,作为宜宾发展“动力之芯”的三江新区,将一如既往锚定数字经济及动力电池“一蓝一绿”两大既定产业赛道,高起点规划建设长江工业园“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推动新区由区向城转变,全力推动国家级新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中展现更大三江作为。(王春艳 张航)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