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引领智能辅助驾驶新潮流AR-HUD产业链及相关概念股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9

  华为官网发布消息,今年将有多款搭载华为AR-HUD的车型陆续上市,华为正探索下一代HUD技术,持续深入研究全息光学元件、光波导、裸眼3D等相关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早在2022年4月,华为就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华阳集团共同牵头,初步构建了《乘用车抬头显示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起草团队,深入开展其技术内容的制定及验证等工作,预计标准落地后将有望推动HUD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系统)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重要的驾驶相关信息,如车速、档位、导航信息、限速、油耗、胎压等投射在玻璃等载体上。

  根据成像载体不同,目前市场上的HUD可划分为三种产品形态,分别是C-HUD(半透明树脂玻璃作载体)、W-HUD(汽车前挡风玻璃作载体)和AR-HUD(应用AR技术并将汽车前挡风玻璃作为载体)。

  C-HUD成像区域相对较小,显示信息有限,将逐渐退出HUD市场;W-HUD成像距离更远,成像区域更大,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W-HUD占据HUD市场9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AR-HUD同样通过前挡风玻璃显示信息,AR-HUD视场角更大,显示车辆信息情况更多,可将投射信息与交通环境进行高度融合,例如行驶过程中的车道线贴合、前方障碍物/危险物贴合、车道偏离预警与车道线贴合等。

  从功能上看,AR-HUD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成本问题,目前W-HUD还占据着较高市场份额。

  HUD主要配备于高端豪华车型,中低端车型渗透率较低,自主品牌主机厂主要由本土HUD供应商适配。

  目前,一些高端车企的部分系列车型已经将HUD抬头显示器作为标配,例如宝马、奔驰、奥迪等。大众、本田、丰田、别克等价格中等的中外合资车企也逐渐开始使用和配备HUD来提高驾驶安全性。

  自主的HUD企业更多是为自主的车企配套,少量配套宝马、大众等外资车企。

  日系供应商以配套日系车企为主,如日本精机供应的车企主要为宝马、通用、奥迪、本田、马自达等日系及德系厂商,电装配套车企以丰田、马自达等为主。大陆集团配套的车企包括宝马、奥迪、大众等。

  供应国内车企的怡利电子配套的车企则有吉利、红旗等国内车企,泽景电子供应的车企包括蔚来、吉利、北汽、一汽、长安、比亚迪等,华阳集团主要供应广汽、长城、长安等客户。

  HUD初具普及态势,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提升汽车的品质感豪华感有着消费者可直接感知的效果,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整车市场的吸引力在提升。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2022年HUD渗透率有望达到14%,出货量超过300万套。预计2025年HUD整体渗透率有望达到40%。

  研究机构Omdia发布报告称,汽车行业对于抬头显示器(HUD)的导入正呈现迅速增长,但仍主要限于一些高端车型。预计2022年HUD的出货量可以达到600万片,年同比(YoY)增长达7%。

  根据观研天下统计,2019年我国CHUD、WHUD、ARHUD产品单车价值分别为900、1500、2700元/套。预计随着WHUD/ARHUD技术逐渐成熟,整体渗透率提升,成本进一步下探。

  结合渗透率提升的假设,预计国内HUD市场空间将从2021年的20.5亿左右增长到2025年的123亿元,复合增速56.5%。全球HUD市场空间到2025年将增长到322亿元。中国HUD市场的全球占比逐步提升至38.3%,追平了中国乘用车产量占全球乘用车份额。

  HUD的结构主要可以分为PGU图像生成单元和光学显示系统两大部分,图像生成单元PGU是HUD蕞核心的部件,约占其总价值量的50%。

  TFT-LCD方案的成熟度及可靠性较高,但性能相对一般。

  DLP方案的分辨率、可靠性、亮度具备优势,但成本相对TFT-LCD较高。

  MEMS方案实现了光学引擎的大幅度简化,可以实现体积的优化,MEMS方案对比度、亮度方面也更具优势,其缺陷在于成本较高、激光二极管对温度较为敏感。

  LCOS方案需要采用激光光源,目前做到车规级的厂商较少。

  全球HUD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全球前六大HUD厂商占据HUD领域约98%的市场份额。

  从HUD整机制造来看,日本精机是HUD的龙头企业,占据全球HUD约35.40%的市场份额,德国大陆占据29.80%的市场份额,日本电装占据17.70%的市场份额。

  在影像部分,国内负责生产制造PGU光机的企业主要有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02382)$、广景视睿等。

  在投影部分,舜宇光学、富兰光学、亮宇光学、烨嘉光电都涉及到自由曲面镜等光学零件的研发制造。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投诉: /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990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苹果产业链相关概念股票一览(2022710)

苹果产业链相关概念股票一览(2022710)

  以下是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2年苹果产业链概念股:   立讯精密:7月8日收盘消息,立讯精密(002475)涨7.05%,报34.64元,成交额65.19亿元。   2021年立讯精密每股收益1.01元,净利润 70.7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4%。   无线充电发射端核心供应商。。   *ST星星:7...

7月7日新亚制程涨停分析:供应链金融华为产业链概念热股

7月7日新亚制程涨停分析:供应链金融华为产业链概念热股

  新亚制程涨停收盘,收盘价 6.01 元。该股于 9 点 37 分涨停,1 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 3360.79 万元,占其流通市值 1.16%。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 月 7 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7080.2 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 2682.54 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 4397.66 万元。   多家核酸检测企业警告营收利润暴跌,有企...

7月26日双星新材涨停分析:光伏包装印刷华为产业链概念热股

7月26日双星新材涨停分析:光伏包装印刷华为产业链概念热股

  双星新材涨停收盘,收盘价25.09元。该股于13点23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6780.25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31%。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9534.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205.86万元。   该股为光伏,包装印刷,华为产业链概念热股,当日光伏概念上...

8月18日宇环数控涨停分析:苹果产业链工业自动化工业母机概念热股

8月18日宇环数控涨停分析:苹果产业链工业自动化工业母机概念热股

  宇环数控涨停收盘,收盘价26.83元。该股于13点20分涨停,7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1132.23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44%。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920.5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35亿元。   该股为苹果产业链,工业自动化,工业母机概念热股,当日苹果产业链概念上涨2.66%...

板块梳理之一:新能源汽车:一文看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概念标的全面梳理

板块梳理之一:新能源汽车:一文看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概念标的全面梳理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趋势,整体新能源汽车的炒作逻辑主要是五大分支:   4、配套设施:充电桩与电池回收,换电站;   五个维度分析: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是否有机会?   1、行业景气度: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稳步提升,   到2030年,中国燃油车市场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93%下降至56%;美国燃油车市场渗透率将...

8月22日捷荣技术涨停分析:无线耳机华为产业链手机产业链概念热股

8月22日捷荣技术涨停分析:无线耳机华为产业链手机产业链概念热股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8月22日捷荣技术涨停分析:无线耳机,华为产业链,手机产业链概念热股   捷荣技术涨停收盘,收盘价10.05元。该股于9点47分涨停,未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6802.08万元,占其流通市值2.75%。   资金流...

医美产业链股票概念一览(202294)

医美产业链股票概念一览(202294)

  医美产业链股票概念一览(2022/9/4)   南方财富网为您整理的2022年医美产业链概念股,供大家参考。   1、金发拉比:9月2日收盘消息,金发拉比开盘报价7.5元,收盘于7.57元。5日内股价下跌2.38%,总市值为26.8亿元。   公司2021年投资了韩妃医美36%股权,同时设立了医美产业基金,对医美产业链进行投资布...

11月19日福蓉科技涨停分析:小米概念股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概念热股

11月19日福蓉科技涨停分析:小米概念股折叠屏手机产业链概念热股

  福蓉科技涨停收盘,收盘价16.18元。该股于9点48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2916.45万元,占其流通市值1.76%。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22.3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88.3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02.13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小米概念股,折叠屏,手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