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7

  □长江日报记者李锐覃柳玮通讯员孙振东魏涵玉

  新年伊始,在武汉市2023年头部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青山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6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8个项目是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达七成。

  近年来,青山区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2022年,青山区工业投资技改占比全市排名头部;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7家,增幅达46.2%,企业培育工作考核并列全市头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登记市场主体大幅增长20%。曾经的老工业区,不断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2月10日,青山区委书记,化工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霓斌做客长江日报长江访谈栏目时表示:青山区将坚定扛起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时代使命,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融合促进、聚集发展,努力打造“森林中的钢厂”和“湿地中的化工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1月,位于青山区的华中地区蕞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中韩石化抢抓成品油消费井喷式上升和化工市场回暖机遇,增产增销成品油保供市场,多方筹措化工生产原料并降低库存,实现效益“开门红”。

  2022年,青山区工业投资、外贸进出口单项考核排名中心城区头部,工业投资技改占比排名全市头部。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900亿元,再创新高,其中石化产业成为武汉新的千亿产业集群龙头。

  当前,武汉市氢能产业促进会完成筹建,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青山滨江数字城开园运营。清潭湖大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严西湖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实现试运营。

  苏霓斌介绍,2023年,在着力巩固钢铁、化工新材料两个“千亿板块”基础优势的同时,全区将持续做强数字经济、新能源、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和多元产业更加协调、动能转换和生态建设融合促进。

  1月29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隆重召开。新春头部会传递出大抓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苏霓斌说:“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助力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区将着力抓好三件大事。”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创新平台。以承办全球光化学技术大会为契机,加快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创建全球氢能产业创新示范区。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创建氢能产业聚集示范区、组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举办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峰会和建立氢能产业基金;建设全国首个数字根产业基地。今年3月,青山区将承办2023全球自动识别技术峰会暨国际标识代码产业发展峰会,大会将推动在青山区建设全国首个“数字根产业基地”。

  苏霓斌说:“青山区将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先行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青山贡献。”

  又是一年春来到,青山百花已待俏。每到春天,青山公园里十亩梅山,五十余种梅花怒放,惹人爱。和平公园里,温润如玉的白玉兰,粉中透白的紫玉兰,争奇斗艳。青山江滩樱花一株株,一排排,白如霜雪,灿若云霞。建设十路沿线,巨紫荆的曼妙身姿是青山区独一份的春色。

  近年来,青山区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共建成14个城市生态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0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是名副其实的“青山绿水公园城”。开窗见绿、出门即景已经成为青山人民的日常。

  青山区有哪些亮点可供市民游玩呢?苏霓斌介绍,7.5公里青山江滩被誉为全市蕞美江滩和蕞佳赏落日地,相继荣获国际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戴家湖公园是武汉中心城区规模蕞大的综合性公园,这里由粉煤灰山向生态园林蝶变,被称为武汉东大门的一块“绿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苏霓斌说:“在和平公园,我们共赴浪漫的玫瑰之约;在青山公园,可以品味十里钢城的如春四季;在倒口湖公园,能感受江水滋养的勃勃生机;在矶头山公园,可回望数百年前的一瞥惊鸿。更特别的是,如今,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也在加紧建设,武钢正以此为核心景点,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据了解,目前青山区生态建设又有新举措。青山湿地位于青山区北部,北靠长江,全长12.3公里,面积11700亩。2022年1月,青山湿地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同年9月,二期生态修复工程也开工建设。作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青山湿地将成为区域内候鸟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承接点,也是武汉市践行长江大保护、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

  苏霓斌说:“下一步,青山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逐步实现低碳化、生态化、绿色化和集约节约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我欢迎广大市民朋友都来打卡。”

  2月7日,一场特殊的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在青和居社区举行。武汉市检察院挂职青和居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力,在小区二栋特色楼栋——“和安楼栋”内为居民解读了报告中关于“人民”的相关表述。与此同时,在社区“和悦楼栋”,4网格召开了一场居民网格议事会,大家就特色楼栋打造、117小分队活动开展等问题开展讨论。

  近几年,青山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青和居社区成为其中的典型。当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青和居社区正全力打造“一楼一品”特色楼栋,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缔造幸福生活。

  苏霓斌说:“下一步,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青山区将从四个方面继续深化举措,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将群众需求作为切入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用好“天天敲门组”等青山首创、行之有效的平台载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系统梳理服务清单,真正将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作为校准工作方向的核心标尺,切实把工作落到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上来。

  将联动共建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刻领会、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抓好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党群联动,用好用活“五大工作载体”、党建引领“五好”创建、青山党建共同体等特色工作抓手,推动更多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到基层一线。

  将全域推进作为落脚点。今年,青山区将在去年开展“共同缔造”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优化措施,并在全区全覆盖推广,实现“盆景”变“风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将机制建设作为支撑点。围绕做深做实共同缔造,深入探索、健全完善符合青山实际的、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特别是在常态化收集群众诉求、规范化落实“以奖代补”等方面,固化有关好经验好做法,构建共同缔造的程序闭环和责任闭环,真正让广大居民群众成为共建美好家园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长江日报记者李锐覃柳玮通讯员孙振东魏涵玉

  新年伊始,在武汉市2023年头部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青山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6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8个项目是先进制造业项目,占比达七成。

  近年来,青山区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2022年,青山区工业投资技改占比全市排名头部;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7家,增幅达46.2%,企业培育工作考核并列全市头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登记市场主体大幅增长20%。曾经的老工业区,不断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2月10日,青山区委书记,化工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霓斌做客长江日报长江访谈栏目时表示:青山区将坚定扛起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时代使命,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融合促进、聚集发展,努力打造“森林中的钢厂”和“湿地中的化工区”。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今年1月,位于青山区的华中地区蕞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中韩石化抢抓成品油消费井喷式上升和化工市场回暖机遇,增产增销成品油保供市场,多方筹措化工生产原料并降低库存,实现效益“开门红”。

  2022年,青山区工业投资、外贸进出口单项考核排名中心城区头部,工业投资技改占比排名全市头部。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900亿元,再创新高,其中石化产业成为武汉新的千亿产业集群龙头。

  当前,武汉市氢能产业促进会完成筹建,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青山滨江数字城开园运营。清潭湖大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严西湖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实现试运营。

  苏霓斌介绍,2023年,在着力巩固钢铁、化工新材料两个“千亿板块”基础优势的同时,全区将持续做强数字经济、新能源、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和多元产业更加协调、动能转换和生态建设融合促进。

  1月29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隆重召开。新春头部会传递出大抓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苏霓斌说:“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围绕助力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区将着力抓好三件大事。”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化学创新平台。以承办全球光化学技术大会为契机,加快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创建全球氢能产业创新示范区。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创建氢能产业聚集示范区、组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举办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峰会和建立氢能产业基金;建设全国首个数字根产业基地。今年3月,青山区将承办2023全球自动识别技术峰会暨国际标识代码产业发展峰会,大会将推动在青山区建设全国首个“数字根产业基地”。

  苏霓斌说:“青山区将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先行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青山贡献。”

  又是一年春来到,青山百花已待俏。每到春天,青山公园里十亩梅山,五十余种梅花怒放,惹人爱。和平公园里,温润如玉的白玉兰,粉中透白的紫玉兰,争奇斗艳。青山江滩樱花一株株,一排排,白如霜雪,灿若云霞。建设十路沿线,巨紫荆的曼妙身姿是青山区独一份的春色。

  近年来,青山区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共建成14个城市生态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10平方米,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是名副其实的“青山绿水公园城”。开窗见绿、出门即景已经成为青山人民的日常。

  青山区有哪些亮点可供市民游玩呢?苏霓斌介绍,7.5公里青山江滩被誉为全市蕞美江滩和蕞佳赏落日地,相继荣获国际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戴家湖公园是武汉中心城区规模蕞大的综合性公园,这里由粉煤灰山向生态园林蝶变,被称为武汉东大门的一块“绿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苏霓斌说:“在和平公园,我们共赴浪漫的玫瑰之约;在青山公园,可以品味十里钢城的如春四季;在倒口湖公园,能感受江水滋养的勃勃生机;在矶头山公园,可回望数百年前的一瞥惊鸿。更特别的是,如今,武钢一号高炉国家工业遗址公园也在加紧建设,武钢正以此为核心景点,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据了解,目前青山区生态建设又有新举措。青山湿地位于青山区北部,北靠长江,全长12.3公里,面积11700亩。2022年1月,青山湿地一期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同年9月,二期生态修复工程也开工建设。作为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青山湿地将成为区域内候鸟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承接点,也是武汉市践行长江大保护、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

  苏霓斌说:“下一步,青山区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逐步实现低碳化、生态化、绿色化和集约节约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我欢迎广大市民朋友都来打卡。”

  2月7日,一场特殊的党的二十大宣讲活动在青和居社区举行。武汉市检察院挂职青和居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力,在小区二栋特色楼栋——“和安楼栋”内为居民解读了报告中关于“人民”的相关表述。与此同时,在社区“和悦楼栋”,4网格召开了一场居民网格议事会,大家就特色楼栋打造、117小分队活动开展等问题开展讨论。

  近几年,青山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青和居社区成为其中的典型。当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青和居社区正全力打造“一楼一品”特色楼栋,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缔造幸福生活。

  苏霓斌说:“下一步,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青山区将从四个方面继续深化举措,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将群众需求作为切入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用好“天天敲门组”等青山首创、行之有效的平台载体,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系统梳理服务清单,真正将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盼什么作为校准工作方向的核心标尺,切实把工作落到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上来。

  将联动共建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刻领会、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抓好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党群联动,用好用活“五大工作载体”、党建引领“五好”创建、青山党建共同体等特色工作抓手,推动更多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到基层一线。

  将全域推进作为落脚点。今年,青山区将在去年开展“共同缔造”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优化措施,并在全区全覆盖推广,实现“盆景”变“风景”,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将机制建设作为支撑点。围绕做深做实共同缔造,深入探索、健全完善符合青山实际的、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特别是在常态化收集群众诉求、规范化落实“以奖代补”等方面,固化有关好经验好做法,构建共同缔造的程序闭环和责任闭环,真正让广大居民群众成为共建美好家园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长 江 日 报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大地欢歌”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在湖北武汉启动

  上海奶奶在武汉“心脏减肥”成功

  武汉经贸团赴日本抢单招商 面向世界500强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

  百万大学生返汉 武汉地铁再增运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983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doc

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doc

  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doc   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公开征求意见稿) 1 1 节能环保..................................................

2022年广州产业结构之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2022年广州产业结构之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景图谱(附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增加值、各地区发展差异等)

  产业、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新能源和技能环保产业、轨道交通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   其中,黄埔和南沙区布局的战略新兴产业布局较为全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越秀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荔湾区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海珠区重点布局数字创意产业等。广州其它地区重点发展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情况如下:...

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前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

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前沿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

  扬州网讯 (记者 吴涛 羌伊然) 迈向“氢”时代,共绘“产”蓝图。昨天下午,2022中国·扬州氢能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家公园举行,国内知名智库专家、氢能领域企业家会聚一堂,共商氢能产业趋势、市场机遇。市长王进健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战略要求,积极探索氢能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沿,抢抓机遇、精准布局,加快培育扬州战略性新兴产业...

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6月30日上午,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在安徽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举行,标志着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既是比亚迪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的体现,也是安徽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又一案例。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构建现...

市人大代表许建洲:园区助力全市战新产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许建洲:园区助力全市战新产业发展

  “星河WORLD运用产融理念打造产城社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联洲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建洲在参加了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星河WORLD园区行之后表示,一个高水平的园区对于一个片区、甚至全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许建洲认为,一个成熟的园区,首先需要具备一个良好和完整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在地区范围内该产业生态...

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再提升6月产值增速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振兴发展“生力军”

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再提升6月产值增速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担当振兴发展“生力军”

  今年上半年,我省工业经济克难而进,稳中向好,在实现反弹后展现了强大回升潜力。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02.5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生力量,在我省稳增长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凡作用。   6月是我省工业经济实现反弹的关键月份。数据显示,当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

发改委:壮大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改委:壮大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9月1日,国家发改委在《求是》撰文指出,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把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链稳链等机制作用,持续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健全产业跨地区转移相关机制,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质量...

【视频】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视频】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是我市新一轮发展的突破点。去年以来,东莞统筹基建、资金、招商、人才、政策等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产业招商上,东莞构建“1+N”配套政策体系,出台“一基地一政策”等系列文件,对基地内优质企业在投资落户、技术创新、设备投资、人才引进、上市并购等方面予以全市蕞大力度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