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9

  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国产四人雪车等冰雪装备实现“零”的突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过去的一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创新取得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决心,聚焦自立自强,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振兴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已形成完备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认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表现是具备完整、高效、活力、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表现在要有一批具有持续生命力的传统产业、创新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蓄势待发的未来产业和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该在“固优、培新、育潜”上下功夫,打造梯度性、层次性、差异性的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是新型工业化。“我国制造业已形成完备产业体系,但也面临着基础制造工艺设备、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的进口依赖度高、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为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说。

  对于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表示,2023年将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健全“揭榜挂帅”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产业生态。

  产业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我们将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中心,重点发展一批市场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加快新型元器件产业化应用,加快突破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行业工业软件,推广应用一批先进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金壮龙说。

  依托浪潮智能制造平台,中铁工业打通了研发部、计划部、仓储部等多业务领域,实现生产制造网络化协同,生产业务链整体高效联动,生产效率提升12%,综合生产成本降低超过3%,产品交付周期缩短5%。

  专家认为,总体看,当前传统产业仍是工业经济主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系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全局,是必须要做好的“大文章”。

  “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要路径是推进传统制造业的高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要大力推进企业生产过程的先进技术改造和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效益;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规模化定制和网络化协同;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赵刚说。

  关兵认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在“增效率、降成本、提效益、保安全”。除了智能化、绿色化,还应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设计赋值能力,引导工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深入开展产品质量革命,推进品质化转型,培育一批世界品牌,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023年,我们将严格执行钢铁、水泥、玻璃等产能置换政策,提高钢铁等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出台促进装备数字化政策措施,发展服务型制造。全面落实工业领域以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金壮龙说。

  新兴产业代表一国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导向性特征。只有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才能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维护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关兵表示,培育新兴产业,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经济等领域形成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要推动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建设一批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通过产业链群式发展,打造产业增长的新引擎。

  同时,还要培育产业发展“新主体”,包括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发展格局,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培育产业“新要素”,顺应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创新性、通用目的性、广泛渗透性和深度融合性等特点。”赵刚认为,要重点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材料、智能电动汽车、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产业带动性强的新增长引擎。

  “2023年,我们将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汽车整车企业做大做强和配套产业发展。提高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加快推动、物联网、车联网、绿色低碳等产业创新发展。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金壮龙表示。

  春节档票房突破50亿元 刷新纪录

  兔年A股怎么投?多家基金蕞新发声

  兔年A股怎么投? 多家基金发声

  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来了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资产暴拉!离岸人民币涨超400点 恒指创近十个月新高 机构怎么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845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国家发改委:全力以赴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国家发改委:全力以赴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国家发改委:全力以赴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绝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国际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今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表示,需采取措施,全力以赴地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据丛亮...

关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思考

关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思考

  关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思考   培育链上本土核心企业要研究全球产业分工新趋势推动加工与贸易贸易与投资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国内环节与国际环节实体流程与数字化流程的融合与联动努力实现由链条参与者向链条运营者的转变加快形成一批掌握全球产业链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一批对全球供应链具有控制力的核心企业一批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实力企业...

供应链、预制菜、数字化……疫情下中国餐饮产业发展趋势

供应链、预制菜、数字化……疫情下中国餐饮产业发展趋势

  疫情让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餐饮产业在关键时刻是否能够转危为机?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的当下,中国餐饮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又有何发展趋势?   《2022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蕞全解读来了,它将给你答案!   (1)餐饮出现回暖迹象,2022仍充满挑战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餐饮总营收跌破4万亿元,20...

产业链和供应链有什么区别?

产业链和供应链有什么区别?

  我有8年的采购供应链及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目前在一家大型采购供应链担任项目经理,对采购供应链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这方面分享一些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供应链、产业链是制造业不同发展阶段(分工模式)下的生态模式。当今的全球供应链日益封复杂,企业想要获得较好的竞争优势,必须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要知道,数据并不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唯一驱动力,也与产业链有...

市场推送:太原到湖南货运公司(省市县送达2022运费已更新)

市场推送:太原到湖南货运公司(省市县送达2022运费已更新)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家提出要“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遭遇极大挑战之下。对此,王振辉表示,物流与科技一体一用,改变了世界的连接方式,JDL京东物流将强化开放战略和技术驱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社会基础设施注入数字力量,帮产业供应链装上智慧大脑,给产地经济换上智能引擎。   市场推送:太...

千亿“锂王”赣锋锂业拟与富临精工共建项目锂电产业链上下游加速绑定

千亿“锂王”赣锋锂业拟与富临精工共建项目锂电产业链上下游加速绑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新能源产业景气度持续高涨,锂盐价格持续上涨,而锂电行业上下游厂商正在加速合作和布局,从而保证供应链稳定和降低成本上涨带来的风险。   ◎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显然已成为锂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每经记者 范芊芊每经编辑 张海妮   锂电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加速绑定,又一上下游合作项目官宣。...

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开幕供应链变革、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成核心议题

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开幕供应链变革、操作系统自主可控成核心议题

  9月6日,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以汽车芯片及智能化供应链重构为重点,从国际产业链体系重塑、国内供应链转型升级等多个层面,研讨并探寻中国对策与方案。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与前几届相比,本届大会参会代表来源更广,基本覆盖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既有中外整车企业的代表,也有知名Tier1企业的代表,还有自动驾驶与芯片企业、动力电池...

保民生保交付大连上市公司齐心战“疫”维护供应链稳定

保民生保交付大连上市公司齐心战“疫”维护供应链稳定

  近日,在大连重工的泉水基地,装载着广西盛隆4台大型卸船机的运输船缓缓驶离码头,发往客户现场。《证券日报》记者关注到,8月下旬以来,大连市出现新冠疫情反复,给当地的群众生活和相关单位生产经营都带来一定影响。疫情发生以来,大连上市公司积极行动,担当尽责,在严格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运营,全力保障民生供给,保证重点工业产品的生产交付。   “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快!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