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构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方面,目前全球价值链体系的仍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中国低端锁定的困境依然存在,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迫使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价值链体系;另一方面,国外垂直分工在国内延伸所带来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模式使得区域发展不平衡愈发显著,基于产业关联带动式发展特征的价值链分工为构建我国国内价值链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因此,构建区域产业关联和发展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对实现我国经济的高端升级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区域主要以区域内价值链参与方式为主,中国区域内部及专业化分工更依赖区域内资源,区域间的产业关联程度不够高、联系紧密性不足。整体上上游度较高的内陆地区获得增加值能力较弱,而沿海地区较强。就中国制造业在国内价值链增加值获得情况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相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获得更多。在价值链参与度方面,从地区比较看,内陆地区整体参与国内价值链程度要高于沿海地区;
相反的是,从行业角度看,制造业方面沿海地区参与国内价值链程度较高,内陆地区较低,明显呈现出“东中西”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业在价值链中获得更多增加值。时间演变上来看,不同类行制造业价值链参与情况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八大区域依然保持着对区域内需求依赖程度更高的状态。在价值链位置方面,八大区域整体上游度有所提升,各区域产业链得到了延伸,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
区域位置分布特征显著,内陆地区上游度指数更高,沿海地区较低。八大区域制造业中上游度指数蕞高的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蕞低。沿海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国内价值链参与情况呈现出“上游度低,参与度高”的特征,而内陆地区与之相反。八大区域价值链参与程度与位置并不具有直接关联,部分区域分工合作联系与垂直化分工水平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
20世界8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格局出现了重大转型,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新常态。技术进步,特别是运输与交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互动市场半径的扩展,资源配置在国界间流动不断增加,各国和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经济走向一体化,国际分工深化为围绕产品价值链的生产模式,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参与国际贸易的产业分工,成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即产品的生产流程的不同价值链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同时伴有大量中间品进口和蕞终品出口的国际价值链分工形成。
全球经济日益围绕着全球价值链进行重构,初始阶段体现为发达国家将产品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生产环节或工序转向发展中国家,包括资本和高技术密集产品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以及某些研发和设计环节。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态的形成,促使参与其中的各个地区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专业化经济的优势等,极大地改善了世界生产运行体系和产业发展形态。
价值链的国内外参与情况影响着一个地区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获益程度。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构建,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了极大水平的提高,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是推动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重构产业链布局,使得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因此,2020年5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新时代推动中国参与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战略指引。但中国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表现出的产业分工及其参与价值链水平各有差异。
刘志彪和张少军、邵朝对和苏丹妮、潘文卿等研究发现,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垂直分工在国内进一步延伸,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更多限制在劳动力以及基础资源等低级生产要素方面,而产业间关联并未形成,由此带来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模式的不同拉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沿海地区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优势更为显著,在国内价值链中与西部等地区的割裂关系进一步加剧。但同时,东部地区面临着低端锁定的困境,西部地区产业升级难。
研究这方面的意义:从嵌入价值链程度和价值链分工位置两个角度分别考察各区域行业的国内价值链参与现状,对中国区域间贸易联系现状分析得更为立体。另一方面,将国内区域分为国家价值链和区域内价值链作为分析对象,是对现有研究中较多忽视区域内部价值链情况的一种补充,对国内价值链研究的丰富拓展,具备一定理论意义。
其次是现实意义,以往东部沿海等地区的国际代工模式的持续发展,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不断输入基础原材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对这些地区自身而言带来了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悖。因此,在对目前国内各区域参与国内价值链情况分析基础上,构建内部经济有效循环的国内价值链可以改变目前国内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垂直分工格局,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推动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内价值链(National alue Chain,简写为NVC)是一个国内资源配置和整合的概念,是从概念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包括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形成的基于内生增长能力的国内循环。参与主体是内资企业,基于国内市场需求,凭借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参与到国内价值链分工。中国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价值链中不同区内或区域与区域间对价值链依赖程度也不相同。基于此,产品生产过程中若存在中间品的区域间贸易,体现了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区域间联系,则此价值链为国家价值链;若不存在,则认为此价值链为区域内价值链。
相对国内价值链而言,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写为GVC)是基于全球范围内的产品组织形式,指为承接生产、营销、回收等环节以实现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全球性企业网络组织。其特点在于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是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的企业都参与到了产品的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可以是集聚于特定地理范围之内或者企业之内,也可以是散布各地企业之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