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10部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admin5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2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赵竹青)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围绕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着力解决制造业发展所需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支持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靠前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从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强化制造业项目要素保障、着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四个方面提出12条支持举措。

  拓宽招商引资资源。发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优势,加大对国家级经开区的宣传推介力度。探索从国家级经开区选派符合条件的干部赴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工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

  用足用好资金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国家级经开区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活动,打造国际合作新载体,提升载体服务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相关外向型产业发展。

  扩大开放平台叠加优势。支持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省市所属国家级经开区承担试点任务。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平台政策,按规定开展“两头在外”的保税维修、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等创新业务。

  优化项目环评流程。在符合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要求的基础上,对国家级经开区内的重大制造业项目依法简化项目环评内容,优化审批服务;对符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项目加快环评审批。

  保障项目用地需求。鼓励对国家级经开区实施重大引资项目建设用地予以支持,通过创新产业用地分类、鼓励土地混合使用、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上限、预留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等措施,满足引进高端制造业外资项目用地需求。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积极介入产业项目生成阶段或项目可研过程,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专门评价,推动新上项目达到国内同行业节约集约用地先进水平。改进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按实际控制或管理面积实事求是考核节约集约水平。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用好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实施符合条件的制造业项目,促进外向型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国家级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支持力度,助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项目转型升级及绿色改造。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鼓励国家级经开区内制造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云等新技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开展智能制造,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在产业链中运用智能采购、智能物流、供应链集成等技术,推动整体产业链融合和智能发展,对于国家级经开区智能制造优秀企业,优先支持其申报“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支持鼓励设立外资研发中心。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发挥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优势,强化在“稳链”“补链”“固链”“强链”中的重要作用,依托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网络,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参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内制造业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制造标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引入绿色低碳技术,通过绿色升级改造推进低碳转型和节能减排。鼓励对国家级经开区发展风电、光电、地热等清洁能源予以支持,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内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建立物流保障机制。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指导各地加强与制造业企业的跟踪对接,保障物流运输畅通,推动制造业项目尽快落地。鼓励地方政府对港口、航运等物流运输保障重点企业给予防疫补贴等支持,加大完善货运枢纽集疏运条件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鼓励国家级经开区之间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疫情防控跨区域互信制度,地方政府对纳入互信制度的企业,予以复工复产、海关通关、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保障原材料、成品等运输畅通。

  便利商务人员出入境。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为国家级经开区重点外资制造业企业、在谈重大和重点外资制造业项目高管、技术人员及家属出入境提供便利化服务保障。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国家级经开区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建立国家级经开区直接联系机制,加强园区之间联系沟通,鼓励国家级经开区与中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相近的国家级经开区加强产业转移与配套协作,维护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748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我有超过7年的采购供应链及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目前在一家大型采购供应链担任项目经理,对采购供应链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这方面分享一些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针对采购供应链,我们有整理了很多干货资料包(主要包含有采购供应链行业研究报告、供应链发展白皮书、采购表格模板、采购流程制度,仓储管理策略等等),这些都值得你拥有,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免费领...

用好税收大数据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用好税收大数据畅通产业链供应链

  “订单多了起来,原材料热轧圆钢的库存却亮了红灯。”前段时间,江西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采购负责人任海峰愁眉不展。   前些天,任海峰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产业链供应链是企业的‘生命线’,多亏了税务部门帮我们牵线搭桥,解决了实际问题。”   “通过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搜索热轧圆钢的商品编码,利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查询潜在供应商。”国家税务总局宜春...

科技创新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科技创新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细数今年以来的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四川盆地及周缘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特种白油攻关取得突破、应用第三代芳烃成套技术的装置建成投产……以主题行动为抓手,中国石化牢牢把握“四个面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开创科技进步、信息和数字化工作新局面,更好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主题行动启动后,集团公司领导担任组长,科技部、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等部门牵头组成...

科学看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

科学看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

  作者: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罗长远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伴随疫情在国际上的蔓延,全球供应链受到较大的冲击。对供应链可能出现的调整,要用科学的眼光加以看待,具体可从几个角度出发作初步分析:   中国是全世界利用外...

用友U8cloud

用友U8cloud

  2022全球商业创新大会专业服务生态论坛成功举办   组织应变  管控分级  财务集中 业务协同   全面支持供应链新模式,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创新,搭建互联网采购直通车,构建产业链智造平台   快速应对组织变革,打造智能社会化财务,社会化人力与服务   全面支持...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投资促进大有文章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投资促进大有文章

  原标题: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投资促进大有文章   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投资的恢复和增长,是新形势下助力经济稳步复苏的重要举措。9月7日,在厦门举行的第二十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议暨国际投资促进研讨会围绕“把握政策新机遇,推动经济新发展--促投资、稳增长、保主体、扩就业”主题,探寻促进投资新趋势、产业新合作的未来。...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办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办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记者昨天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于9月18号-20号在杭州举行。论坛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务实推动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参会代表将就加强全球产业合作,畅通国际物流等议题展开探讨。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将聚焦增强论坛影响力和实效性,把论坛...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办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在杭州举办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刘坤)9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将于9月18日至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是资金、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高速流动、高效配置的‘大通道’和‘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