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范围与目标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1

  在两会期间将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草案》第八章第二节内容是

  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和精准策略,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强化资源、技术、装备支持,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实施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工程、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加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

  中国的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四十多年高速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源于服装、家电、高科技、基础设施等几大产业群在不同阶段高速发展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些行业的发展模式如下:

  (1)发展早期,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并且有旺盛的需求:80年代的服装行业,刚刚改变凭票供应的状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90年代的家电、00年代的高科技产业群。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2)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市场驱动行业快速发展,快速建立规模优势,产品的供给能力快速超过需求,很快进入价格竞争阶段:80年代末的服装行业、90年代末的家电行业、00年代末的高科技。

  (3)在价格竞争中,领先企业实现规模化,借助成本优势快速整合国内产业,进一步加强成本优势。

  (4)借助国内的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快速占领国际市场。

  服装、家电、高科技、基础设施产业群在四个阶段高速发展,建立并加强了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主要优势是产业链聚集、产业规模,以及早期发展的要素成本等优势,建立起来的成本优势。

  国外的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管理水平优势上。《十四五规划草案》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目标是:保持产业链聚集、产业规模优势基础,提升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加强的新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

  本文重点从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新的竞争力方面讨论供应链管理。

  中国经济发展,服装产业群、家电产业群、高科技产业群、基础设施产业群在不同的阶段分别实现高速发展,因为产业特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不同,产业升级的难点也不同,不能用统一的策略解决所有行业问题,需要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在政策驱动下,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机构、企业通过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但参与企业的背景差异大,对供应链的理解差异也巨大。笔者参与的几个供应链的研讨会、标准讨论会上都发现虽然会议主题是都是供应链,但参与者对供应链的理解都不同:

  (1)有企业将物流理解为供应链;

  (2)有企业将供应链金融列为供应链的重点;

  (3)有企业将采购列为供应链的重点;

  (4)有企业将生产制造列为供应链的重点。

  在概念不统一时很难有针对性地解决供应链管理的难题。根据多年研究供应链的经验,界定供应链的定义、范围与管理目标,对供应链的政策讨论、产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福特汽车的流水线)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模式,

  (3)戴尔电脑在线)苹果的代工模式。

  这几种模式是否属于供应链?虽然在供应链概念普及之后,有人将制造业与供应链的概念混淆,甚至有人介绍供应链发展历史从福特流水线开始。但我认为生产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有区别的,所以做以下历史阶段划分:

  (1)20世纪初的福特创造汽车的流水线模式,不属于供应链管理,原因如下:福特流水线主要是解决生产力不足,提升生产效率。在福特汽车厂,主要的生产过程都是在福特企业内生产,还未建立起供应商的管理制度。

  (2)20 世纪70年代丰田汽车探索的JIT的生产模式,在汽车零件标准化的基础上,丰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丰田主机厂附近建厂,实现丰田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协同。【这个模式可以看作是供应链的雏形】但供应链的概念还没有提出来。后来迈克波特提出了价值链,链的概念才被普及。

  (3)20世纪90年代戴尔的在直销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戴尔通过网络实现与供应商的协同。而1996年咨询公司PRTM和AMR牵头成立了供应链协会,发布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才被广泛接受。【在2000年阅读供应链的书籍的时候,很多供应链的教材还是供应链与价值链混淆着的】。而SCOR是接受度蕞广的供应链模型,但SCOR的活跃发展也仅仅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头部个10年,2010年以后供应链协会的发展也接近停滞。

  (4)苹果的供应链体系是通过代工模式,由代工工厂生产的,苹果甚至都没有工厂,苹果的代工厂更多的是提供产能服务【当然苹果供应链也有供应商】,苹果代工模式的重点是通过网络化的代工厂的产能来生产产品,随着供应链复杂性增加,供应链的产能服务是呈现网络状,笔者更倾向于将未来的供应链称为供应网络,供应网络不仅仅提供原材料,还提供产能服务、设计服务等服务。

  所以从历史维度上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先进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10年代前,制造企业的协同模式促使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

  (1)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产品高度标准化之后,可以将从零部件供应商处采购标准化的部件,实现零部件的分工。

  (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在于制造企业的产品多样性,产品实现多样性之后,因为多个产品需求的波动,导致零部件生产部门需求的波动,使产能与需求平衡困难,可以通过外部企业的产能来辅助实现产能平衡。

  从管理目标维度看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从本世纪初关于制造业的模型中,开始有三个维度的讨论:

  (1)价值链(供应链)维度;(2)产品链维度;(3)设备链维度。

  下图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2015/2016发布的智能工厂的生态系统结构图。这个图中的Business属于价值链(供应链)维度,针对重复性产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制造、交付等功能的管理,Product属于产品链维度,针对产品研发、计划、工程和产品退市等功能管理,Production属于设备链维度,针对设备的设计、建造、运维到退出等功能管理。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对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与产品采购、计划、生产制造、交付等

  工作进行管理,实现提升设备利用效率、提升人员工作效率,提升财务效率,降低库存水平。供应链管理的方向是管控、优化。

  所以从历史维度上看,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产品多样性促使供应链的分工,分工后供应商的协同,促使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有一个数据,一家汽车企业的外购件比例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30%增加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70%。】

  从管理目标维度,供应链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供应链管理发挥巨大作用的是重复性产品规模巨大的领域,主要是终端消费品行业、原材料行业。对于设备制造行业而言,也针对的是通用性较强、规模大的领域。只有规模大,在制造环节的优化才能发挥巨大的价值。主要管理理论是运营管理。

  (2)供应链优化的是在供应链环节中重复性大的领域;而产品链、设备链维度的瓶颈主要在于创新、服务,主要管理理论是项目管理。而产品设计得好,可以极大地提升产品销量,成本管控不是瓶颈。

  本世纪10年之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没有再发生重大的变化,只是更多地借助物联网技术增加管理的精细度。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单个型号产品的销售量在不断下降,而产品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制造业而言,产品创新能力成为瓶颈,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需要产品研发(产品链)与产品生产(供应链)更加融合;而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设备链要求更加敏捷柔性。

  传统的供应链、产品链、设备链分离的模式将很难支撑个性化时代,因此产品链、供应链、设备链在不断融合。

  2019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SAP推出了D2O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的是设备制造行业,将设备的零部件制造(供应链)与零部件的研发融合(包含Design研发),并将设备的运维管理(Operation)融合,本质上是将设备服务延伸到客户的设备使用环节,形成从设计到计划、生产、交付以及运维的D2O整体解决方案。

  而在2020年,SAP进一步推出了D2C的解决方案,这类产品主要针对是消耗性的产品,比如快消产品、原材料等产品,用户使用后就消耗了,这类解决方案主要是打通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环节打通。

  个性化时代来临后,非标产品越来越多,非标产品的生产是通过产能提供商提供服务,为了实现产能供应商的效率,未来设备要更加通用【同一个设备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操作,这要求软件定义设备,设备通过软件配置实现通用性】,设备需要网络化服务。未来的供应链,会需要非标服务【产能、设计】的网络化供应,同时产品供应商更加多样化,也需要供应商网络化。

  小结了解了供应链的历史维度和管理目标维度,更容易理解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对于制造业而言,不同行业、不同规模有不同的特点。从更多维度了解供应链,制定政策就会更加具有针对性,

  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个是网络化,一个是与研发、服务融合,蕞后实现生产性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7223.html

标签: 产业链管理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嵩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获评省级产业互联网示范

嵩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获评省级产业互联网示范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获悉,嵩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被评为2021年云南省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   据介绍,嵩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由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内云南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运维管理。该平台以建设现代农业数字化园区为目标,建设包含大数据支撑平台、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大数据中心。其中,包含创建农业生...

产业链管理-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产业链管理-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地区收入差异,而且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湖北省众多优势产业中,我们选取了汽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汽车产业代表了传统产业,光电子产业代表了新兴产业,前者是典型的轮轴式产业集群,后者是典型的网络 ...   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管理是装配式建筑实现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国内的建筑产业链管理体系尚存在不足。基于文献理论分析和工程实...

水果全产业链龙头佳沃是如何做好集团管理的?

水果全产业链龙头佳沃是如何做好集团管理的?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水果全产业链龙头,佳沃是如何做好集团管理的?   佳沃蓝莓是佳沃集团的明星产品。除此之外,佳沃还有猕猴桃种植、佳沃鲜生活、种苗、龙冠茶业、葡萄酒等几十家子公司,是中国蕞大的水果全产业链企业。   如此庞大的员工规模和子公...

双碳背景下电池产业链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

双碳背景下电池产业链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

  在国内双控及限电限产的小气候,全球汽车产业链碳中和的大环境下,全球范围内正在建立共识,汽车产业要实现全生命周期零碳目标,产业链的减碳同样重要,动力电池及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备受关注。   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E)的报告显示,电池生产的碳排放范围在61~106 kg CO 2 /kWh,蕞高可以占据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60%以...

用友BIP数字人力(DHR)

用友BIP数字人力(DHR)

  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专业深耕人力资源数字化领域30年,提炼6500+客户成功实践经验   融合科技与人文,将现代数字和智能技术导入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协同、提升员工生产力   增强员工体验,提升员工获得感,提升员工敬业度和满意度...

2022年中国企业费用支出管理行业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

2022年中国企业费用支出管理行业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年中国企业费用支出管理行业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   企业费用支出管理是企业进行企业可根据制度要求预先设置规则,规范了员工的花销,同时实现企业支出可视化,便于管理者监督,...

苏州昆山市: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产业链协同管理工作

苏州昆山市: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产业链协同管理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苏州昆山市: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产业链协同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企业整体安全度,发挥龙头企业安全引领作用,今年以来,苏州昆山市创新出台《昆山市企业安全生产产业链协同管理实施办法》,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产业链协同管理工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

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初步形成助力聚酯产业高质量发展

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初步形成助力聚酯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7日,在“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聚酯产业分论坛” 上,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和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分别致辞。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郑商所在PTA期货平稳运行的基础上,上市了PTA期权和短纤期货,聚酯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初步形成,市场规模和运行质量稳步提升,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2022年1月-7月,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