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盛虹石化:贯通世界一流炼化全产业链引领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地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4

  12月28日,盛虹炼化全面投产暨盛虹高端新材料项目、全球先进材料研究院签约仪式在连云港徐圩新区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国内单流程规模蕞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全流程贯通,成功实现全面投产。

  至此,盛虹打造的核心原料平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1+N”新格局中的“1”,也就是核心原料“大化工”平台构建完成,实现了“油、煤、气”三头并举、“烯烃”“芳烃”双链并进的全产业链体系。

  “1+N”的聚变,因为“1”的核心引领,而产生强烈的“催化效应”;因为“N”的丰富多彩,而产生多变的“化学反应”。

  “1+N”新格局的成型,意味着盛虹在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联动互补 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地

  走进初冬的盛虹连云港产业基地,车辆往复穿梭、装置星罗棋布、管廊四通八达、成千上万的身影忙碌在各个大型装置现场,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谈及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赞叹道:“这得益于我们围绕国家战略方向,大胆抢抓历史机遇,在行业内率先开启战略转型,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广阔的蓝海”。

  实现大型炼化项目落地投产,是盛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中的重中之重。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万吨,是盛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绿色环保等多元化产业链条“1+N”新格局的核心原料平台,也是贯通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关键核心项目。

  缪汉根表示,随着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企业的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强大的战略协同和优势互补能力,循环互联的产业集群优势更加明显。

  绿色能源转型大背景下,风电、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光伏级EVA树脂封装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市场缺口巨大,对外依存度超过50%,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盛虹依托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发的光伏级EVA树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化产能超过30万吨/年,大幅提升了国内光伏新材料的自给率。为了持续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盛虹石化正在积极推进新材料扩能项目,将EVA产能提升至100万吨/年,打造世界级的光伏新能源材料基地。“按照年产100万吨EVA计算,每年需原料醋酸乙烯约18万吨,而盛虹炼化年产醋酸乙烯30万吨,完全满足斯尔邦的扩能需求,形成产品与原料优势互补。”缪汉根介绍。

  丙烯***是生产碳纤维的主要原料,作为国内丙烯***龙头企业,盛虹旗下的斯尔邦石化目前拥有78万吨的年产能力,保障了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50%以上的原料供应。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生产大型风电设备关键部件——风力叶片的主要原材料,需求量增长迅速。面对强劲的市场需求,斯尔邦石化正在规划将丙烯***产能扩建至104万吨/年,每年需84万吨丙烷原料,而盛虹炼化可提供超过60%原料,将大幅降低斯尔邦石化原料对外依赖度,同时节约物流成本,降低原料价格季节性波动影响。

  随着产业布局的不断深入,一幅循环互联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画卷正在盛虹展开:盛虹炼化产出的丙烷、醋酸乙烯、******等基础原料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斯尔邦石化生产高附加值的光伏级EVA树脂、丙烯***、MMA(******丙烯酸甲酯)等新能源材料;斯尔邦石化装置副产的氢气,可以供给盛虹炼化装置参与全年加氢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成品收率;而盛虹炼化产出的对二甲苯则供给下游虹港石化,进行聚酯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副产的正丁烷可用于生产PBAT可降解塑料,助力盛虹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建设,循环互联的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显现。

  “通过资源、能源的协同共享,形成互联互供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根据初步测算,各个项目间仅原材料和产品的协同就达到约500万吨,联动效应和整体协同优势明显。”缪汉根介绍。

  经过10年布局,盛虹在新能源、新材料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实力、产能规模、产业链协同、前沿布局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前沿技术、原料保障、生产应用”的“铁三角”和“价值链”,既协同又互相补充。“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这是行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努力的方向。”缪汉根表示,盛虹将以公司强大的研发基础为依托,进一步整合技术研发资源,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全球性的先进材料研究院,为未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搭建强有力的创新赋能平台。

  链式融合 构建绿色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谁先实现绿色转型,谁就能够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打开通道,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缪汉根的话语掷地有声。

  致力于打造“变碳为宝”新路径。盛虹正在推进的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回收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甲醇,用以生产光伏级EVA、丙烯***等高端新材料。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总裁白玮介绍,与传统的植树造林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该项目“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更强更有效,每年可直接主动吸收二氧化碳到达15万吨,可间接减排二氧化碳 55 万吨/年,相当于 37000 公顷森林种植面积,折合 370 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盛虹正在规划建设的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和EOD扩建项目,也将有效降低碳排放,延长EO产业链,产品碳酸二甲酯(EC/DMC)作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主要原材料,将为下游延链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是盛虹30年来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绿色、循环、低碳的‘新盛虹’更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缪汉根表示,按照国家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号召,盛虹在绿色可降解材料领域也进行了前沿布局。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废弃塑料高达5000万吨,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多个地区推出了严格的塑料污染管理办法。开发和应用可降解材料,对改善缓解目前的环境污染,推动绿色环保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盛虹在可降解材料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依托炼化一体化产业平台,拥有充足的PTA(精对苯二甲酸)、正丁烷等可降解材料基础原料供应保障能力,适合布局建设PBAT、PBS等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

  其中,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蕞终可以被转化为CO2和水。其优良的生物降解性,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应用蕞好的降解材料之一。

  目前,盛虹34万吨顺酐/30万吨BDO/18万吨PBAT可降解塑料(一期)项目已经启动。未来还规划将PBAT、PBS等绿色可降解材料产能提升到百万吨级,成为全球蕞大的绿色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提升可降解材料的应用率,减少“白色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为我国在国际绿色双碳领域赢得更多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1+N”新格局构筑高端制造业全产业链

  “1”的定位,早已被锁定为“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将为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和研发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国务院重点支持的民营炼化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工艺技术,在紧缺型化工产品结构占比上实现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的大幅度跨越。项目全面投产后,将使我国基础化工原料进口降低10%左右,为后续“延链”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原料保障。

  贯通核心原料平台+新能源、新材料的“1+N”全产业链布局,并创新构建“油、煤、气”三头并举、“芳烃”“烯烃”双链并进的差异化发展新模式。

  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是对盛虹产业版图一次全方位的强链、延链、补链。一方面,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极大弥补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国产供给率;另一方面,项目贯通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形成自主可控的炼化一体化高端产业链,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1+N”新格局中的“N”正在全面开花。目前,盛虹正在同步推进苏州、连云港、宿迁、湖北等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布局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根据规划,盛虹将利用炼化一体化项目产出的乙烯、丙烯、苯酚、******等基础化工中间产品,布局炼化高端烯烃产业链项目,生产聚烯烃弹性体(POE)、α-烯烃、丁辛醇、丙烯酸及酯、双酚 A 化工新材料及化学品,进一步带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除了布局百万吨级EVA、丙烯***项目外,盛虹还在推进锂电池隔膜材料、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EC/DMC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等新能源重大需求项目;正在建设的高端共聚新材料(EnB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高端膜材料项目,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动力电池、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等领域。

  践行卓越,引领未来。盛虹将以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为新起点,继续加强创新引领,延伸布局绿色新能源、高端新材料、特种化学品等领域,填补行业空白、实现进口替代,助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立自强。

  12月29日晚间要闻速览:指压式血氧仪日产超25万部 布洛芬等日产量1.9亿片

  血氧仪价格翻3倍!概念股强势涨停,药店来不及涨价就卖光、多家上市公司紧急扩产

  财政部: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重点要把握5个方面

  实探北京车市:比亚迪客流不断、特斯拉依旧低迷 年末车市“冰火两重天”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7141.html

标签: 产业链构成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企业集体签约落户!天矿钢铁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

企业集体签约落户!天矿钢铁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

  日前,由天津经开区滨海-中关村主办的第八届天矿钢铁产业链交流会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举办。活动中,天矿货运平台、江苏阿利斯特矿产、天津物贸、安阳红岩铁合金等4家钢铁产业链企业集体签约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同时,由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联合企业共同发起的天矿钢铁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正式揭牌。   天矿货运平台是依托于中科院“位置服务”相关成果转化的新型技术企业。企业瞄准大宗...

2022-2027年中国环氧丙烷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2022-2027年中国环氧丙烷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2-2027年中国环氧丙烷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产能供应集中度高,新产能投产产业格局面临重塑。截止2021年6月,环氧丙烷的已经投产的供应厂商一共有20家,产能CR5和CR8分别为47%和65%,其中PO产能规模蕞...

中国集成电路的自主产业链正在形成

中国集成电路的自主产业链正在形成

  原标题:中国集成电路的自主产业链正在形成   导语:在美国采取非常规手段对中国集成电路企业进行围堵之际,中国加快芯片自主研发……   作者:刘建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该篇为作者发表在《财经智库》2019年7月号第4卷第4期的论文   在美国采取非常规手段对中国集成电路企业进行围堵之际,中国...

人工智能架构图和产业链构成

人工智能架构图和产业链构成

  :通过海量数据输入,在算法平台(软件框架)上进行模型训练,形成AI技术工具,处理现实应用问题。   AI产业链构成:人工智能是典型的分层结构:一般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   ─ 基础层:主要提供数据输入和计算能力,包括AI芯片、AI基础设施、数据及服务等;   ─ 技术层:在基础层上开发算法模型,通过软件框架进行训练和学习,...

光伏产业链构成

光伏产业链构成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为硅料的采集,硅片、硅棒、硅锭的生产;中游为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制作;下游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与运营。   光伏硅片分为两种,一种是薄膜,一种是晶硅,然而晶硅又分为单晶和多晶。   单晶硅的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方面优良,且光电转换效率更佳,但在行业发展初期生产成本偏高,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多晶产品在这一阶段依靠价格优势,在...

依托锰电池材料产业链业绩快速增长

依托锰电池材料产业链业绩快速增长

  依托锰电池材料产业链,业绩快速增长   2022-08-31 09:01:56华鑫证券黄寅斌   EMD供给端刚性,公司行业领先地位稳固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建电解二氧化锰产能属于限制类,电解二氧化锰(EMD)供给端刚性。公司拥有湖南湘潭和广西靖西两大生产基地,电解二氧化锰年产能12.2万吨,是电解   E...

卫星产业链构成梳理

卫星产业链构成梳理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中国卫星互联网,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国有央企集团,即航天科 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公司;二是民营商业航天公司。   国内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构成梳理:   卫星主要由卫星平台、卫星载荷组成   卫星平台涉及的...

“世界袜都”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布局全产业链数智架构

“世界袜都”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布局全产业链数智架构

  在袜业界,素有“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说法。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大唐街道,被称为“中国袜业之乡”。20世纪70年代初,大唐袜业以“手摇袜机、提篮叫卖”起家;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袜业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大唐袜业已从一个扎堆式的块状产业成长为一个具备产学研销完整产业链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目前,诸暨全市制袜企业上万家,规上企业264家,智能袜机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