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易观分析发布2023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趋势报告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3

  原标题:易观分析发布2023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趋势报告

  当前,中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数字技术作用于产业互联网加速催化各行各业的产业创新,数字经济战略价值清晰显现,然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2023年,实体经济地位将愈发重要,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的方向,将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对实体产业的赋能作用,推动实体产业结构升级和价值释放。易观分析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全生产要素协同、新基建赋能为基本框架,对2023年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洞察如下:

  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下,经济增长无法依靠单一要素来实现,需要发挥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来助力新型基础建设,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数据作为新增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融合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帮助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价值增值,在技术创新、数据决策驱动下也将重新定义价值分配逻辑和规则,从而有效提升产业层次水平,重塑实体经济价值链条。

  创新驱动作用使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各行业产业数字化渗透度加深,资源链接范围扩大。通过技术加持,对物理世界的基础建设进行改造升级,将促使产业规模、产业层次水平、产业链韧度的全面提升。对于产业新基建来说,虚实融合、虚实协同、以虚强实是建设的主要路线,而建立在场景之上的应用是检验算法算力、技术业态实现落地的重要方式。

  其中在制造业领域,工业场景下富含的工业知识是提升制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工业元宇宙+垂直场景”将加速落地,传统工业场景、数据丰富的优势将充分释放,带动制造能力升级以及工业软件产业发展。

  在能源领域,对需求侧管理的重视程度将明显提高,能源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将成布局重点,智能电网物理互联与数据互联的融合,使数据决策支持加强,能源配置模型优化,引导用户端灵活响应和能源供应安全水平。

  在地方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园区”将定义产业集群培育新方向。以政产学研用结合思路,打造行业细分解决方案资源池,发挥国央企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供需连接引导,技术与模式双向推进将放大创新示范效应,在更多省份和城市得以复制推广。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新增的生产要素,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中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数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围绕数据的产生、流通、安全、价值释放相关的数据基础建设也将成为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决策基础。2023年,有权属、有价值、可计量、可流通的数据资产将成为激活产业生态的关键动因。而在产业数字化范畴内,产业数据的真正价值将更多来自于场景数据化、业务数据化以及行业数据化。

  “数据二十条”以及数实融合的经济发展要求拉动了数据资产化进程,数据交易流通市场机制与数据入表规则将加速成熟,这要求企业尽快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解锁数据的新价值。在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建设中,业务人员参与建设将成为关键。

  而立足于工业互联网及网络基础设施,工业设备互联互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工业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将助力工业增值领域拓展,依托数据标准化体系了解和改进工业系统,进而精确处理工业制造中的复杂数据,同时满足大规模生产和柔性制造的能力要求。

  同时,产业场景下实时采集传输、计算分析数据量级、敏感数据规模和安全性要求明显提升,数据安全产业级落地需求将集中涌现,安全治理趋向多点防护,以保证全产业链数据处于持续安全状态。

  金融新基建的赋能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实体经济的血脉疏通,同时能够对企业的效率、体验、风险控制、信用建设、生态合作等方面形成助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体系实现自身结构的调整,构建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2023年,金融服务实体的意愿更加坚决,产融结合将进一步纵深,重点将突出体现在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上,可以期待一批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具的出现。

  其中,绿色金融将迎来转型关键期,金融杠杆和数字技术创新作用绿色发展,除贷款、债券等成熟产品外,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等产品和服务规模将显著扩大,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将加快出现,形成与绿色金融相适应的融资体系与风控体系。

  支付体系建设方面,产业支付与产业互联网的强耦合性将使支付数量级倍增,国家背景支付通道将重构产业发展支付底座,数字人民币B端场景有望规模化落地,助力企业提高结算和资金周转效率、缩短履约周期,进而实现整条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国有资本运作与非银金融机构转型加速,使投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的稳定器和产业引领作用凸显,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证券公司对实体赋能力度将明显增强,直接融资占比将继续提高,形成对间接融资的有效衔接和互补。

  产业数字化驱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多元融合创新,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又需要信息技术能够分化出通用属性和行业属性,更加符合产业应用需求。从技术视角看,信息新基建的行业化可能是未来在技术研发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向;从应用视角看,驱动信息技术创新的因素也将显著具备行业特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在实际产业应用过程中训练与适配调整,形成产业级的新型研发范式。在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各行各业的复杂业务场景后,作为基础支撑的网络体系,将从满足单一的业务功能和服务向有机融合体跃迁,未来,信息新基建将趋向于“通感算智一体化”发展,通信、感知、计算和智能能力将逐步集成,通信网络将具备更强的泛在连接、全息感知、泛在算力与原生AI的智能,并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产业发展本身对通信能力的要求全面提高,产业数字化下爆炸式增长的数据迫切需要更强的网络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基础通信网络将向算网融合方向发展,结合算力分布规划及调度能力,云端智能将向端边延伸,形成算力的有效供给,5G+云化+边缘计算”将推动多元场景应用。

  在产业语境下,行业知识对人工智能产业应用提出了关键命题,人工智能应用对行业知识的储备将成为评判产业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以知识工程和智能决策为布局重点,将行业know-how进行抽象构建产业知识图谱辅助AI进行学习,利用行业数据深化AI对行业的理解,能够辅助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以及精准决策。

  交通是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的重要领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化是保障交通数字化实现的基础。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目标下,需要借助数字技术重塑交通网络,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加强路网衔接,形成高效、低耗、智能、安全的交通新业态。

  基于可靠的通信连接,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提档加速,路侧协同能力将成建设重点。路侧传感器和边缘计算设备可能会加快规模化部署动作,智慧道路也将逐步走出封闭示范路段,向更大范围开放。同时,交通重点领域的数字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支撑信息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规范融合。

  2023年,易观分析将继续立足行业视角,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主线,深入研究和洞察数字技术发展与产业创新方向,助力企业更好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经营增长。

  女子孕检被误诊艾滋病 卫健委回应

  网民谎称5天2次感染不同毒株被行拘

  丈夫故意把孩子弄哭丢给发烧妻子

  马斯克称所有社媒都与美国政府合作

  重大突破!TCL成为我国首家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布局企业

  西方收入与产业雁阵设计被中国破了,他们基本上处于无招的状态

  经济学家预测:房地产是明年经济增长“男主角” 刚需或报复性买房

  为什么 USDT 暴跌而其他稳定币却没有

  【紧急加更】安倍晋三遇袭身亡 日本今后往哪儿去?

  华大九天刘伟平:国产商用EDA已实现70%覆盖 还要克服四大差距

  刚刚,南京重磅发布“五大行动”!

  近20家银行涉“停贷”楼盘,房地产业的金融风险化解了吗?

  你怎么看中央重申“房地产支柱地位”?

  高价硅料年末迎来反转,硅片蕞先“塌方”,光伏产业链上游高光渐隐年终盘点

  2022年11月中国造车新势力车型销量排行榜

  一个初中生,在深圳疯狂敛财57亿,“血洗”了一批千万、亿万富豪

  中国芯片再传好消息,“芯片全家桶”尘埃落定,欧美恐始料未及

  BOE(京东方)率先量产行业首款LTPS P0.9玻璃基MLED产品 强势引领行业技术创新风潮

  曾经是高级的存在,如今液压助力为何一夜之间被电子助力取代?

  向太回应直播争议:卖的就是自己平时用的,并透露下场直播方向!

  中国台湾地区:明年1月1日起大陆来台旅客须PCR检测

  江苏盐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跑出工业强市“加速度”

  A股拐点将至,“方向”基本已确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705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话题:高新兴积极发挥带领作用推动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话题:高新兴积极发挥带领作用推动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2-07-10 20:24:21   话题:高新兴积极发挥带领作用 推动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广州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到2024年,初步建成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自主可控为导向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群。基本建成全国领先的...

成都以产业链为主线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成都以产业链为主线提升产业能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原标题:成都以产业链为主线提升产业能级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搬到新基地一个多月,订单已排到9月份。”7月25日下午,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指着一排机器人向记者介绍。这些正在进行测试的工业机器人形态各异、功能不同,或晃动着躯体,或挥舞着手臂。   同在成都,双流区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有望近期开工。围绕“退役...

工信部: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下更大功夫

工信部: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下更大功夫

  中新经纬8月18日电 据工信部消息,8月17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部分省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议,研判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促进有关省市持续发力,为稳定工业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二季度以来,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取得一些积极效果,7月份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总体仍延续5月份以来恢复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

工信部: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轻工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

工信部: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轻工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工信部: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轻工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   工信部: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轻工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   【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9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二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

上海大之商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大之商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大之商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大之商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自1998年创业伊始,从工业招商、财代服务、企业设立服务到产业梯度转移、产业生态培育,始终坚持为企业服务,为园区服务,为政府服务。 21年来,大之商共计服务过5万多家企业,20余个园区,为政府创造税收200多亿。集团下属企业服务事业群,产业培育事业群,投资事业群。   上海大之商企...

苹果首款ARVR头显呼之欲出?概念股走强VR新一轮产业链投资热来了?

苹果首款ARVR头显呼之欲出?概念股走强VR新一轮产业链投资热来了?

  【苹果首款AR/VR头显呼之欲出?概念股走强 VR新一轮产业链投资热来了?】在华为官宣将新款手机发布时间定于9月6日之后,苹果也紧接着对外公布了新品发布日期,为北京时间9月8日凌晨,与华为可谓前后脚。业内预计,此次苹果带来的新品除了备受热议的iPhone14系列、AppleWatch8代等产品之外,苹果酝酿已久的AR/VR头显也或将被推出。从市场反应来看,苹果AR/VR头显还是颇受...

中无人机董秘回复:在创新研发模式和产业升级方面公司积极发挥无人机产业链“链长”企业的主导作用

中无人机董秘回复:在创新研发模式和产业升级方面公司积极发挥无人机产业链“链长”企业的主导作用

  中无人机(688297)08月2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请问无人机新兴产业链,能增加就业、能对传统行业赋能、拉动行业应用创新、拉动产业升级和下游大众市场应用创新吗?沙利文预计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无人机产业链不是几百亿元的小众市场而是几千亿的大行业,只有大行业才能生长出千亿大市值公司。未来十年A股结构性...

华锋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锋股份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锋股份002806)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现阶段主要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服务,同时保持电极箔的研发、生产、销售。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商用车电控及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拥有成熟的整车电控及驱动系统相关技术体系,形成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