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滨城:“金融活水”浇灌粮食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以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建立“白名单”机制,探索形成一条金融赋能黄河流域粮食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路径,通过实施“政府推动、链主带动、管家联动、上下促动”,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银行增利”。
一是搭建“政务+金融”服务平台。在街道便民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金融服务站”,实行“金融专员坐班,窗口办理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金融政策推宣、业务办理、咨询反馈等服务。1月份以来,共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300余次,帮助解决企业问题180余个。
二是开展“一链一企”服务活动。健全金融“线上+线下”双线零距离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辖区7家驻点银行机构、7家保险、信贷、证券、律所与中裕食品以及3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企业、35万农户深化合作、协同发展,对沿黄小麦全产业链的强链、补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创新市场化收购。推动由粮储局、财政局、金融局、农发行、中裕食品、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联合协作,实行“政企合作、基金撬动、优粮直购、专仓储存、定向销售”,创新建立政府信用保证基金,形成市场化收购的“滨州模式”,依托基金支持,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今年1-8月黄河三角洲粮食批发市场市场化收购小麦14万吨,总体收益达到1.97亿元,其中带动农民增收0.58亿元,企业增效1.4亿元。
一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今年农发行、农行、建行工行、中行、滨州农商行等各级金融机构向链主企业中裕食品发放贷款7.9亿元,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二是深化联农带农合作模式。金融助力订单种植带动上游农户发展,中裕食品积极对接齐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上游种植农户进行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短期贷款支持,支持金额6000万元。
三是带动链上企业协同发展。中裕食品充分发挥链主带头作用,搭建产业链金融对接平台,通过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拓宽对接信息渠道,及时获取产业链企业发展困难及金融需求信息。
一是积极开展“金融管家”工作。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专员库,配备滨北街道“12+7”金融管家团队,即12家银行机构+7家担保、证券、基金、保险、律所等机构。
二是实行产业链“白名单”管理。各金融机构联合中裕共同实行“白名单”管理机制,吸收产业链中信誉好、合作久、前景好的相关企业和农户进入“白名单”管理,以链主企业信誉为依托,对纳入“白名单”的相关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进行整体授信。
三是打造金融赋能产业链发展闭环模式。将企业、农户融资需求及时发至金融管家团队单位,逐步形成“相关企业发布贷款需求——管家团队银行研判受理——信用机构评估(或者白名单)——贷款发放——管理监测”的闭环模式。
一是助力上游加速。金融机构通过办理票据贴现、订单融资、国内保理等多元化金融服务,直接为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截至8月30日,帮助产业链14家上游企业高效回笼货款2亿元并投入再生产。
二是助力下游转型。多样化金融产品助其调融资结构降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合理扩大经营规模。协助下游企业与银行对接,并且无偿提供担保,通过金融手段助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拓展。
三是智慧化全力提速。为保障企业资金流及存款沉淀,中国农行滨城支行打造“银企直联”系统,贯通企业财务系统与银行系统,大幅提高企业业务办理的实时性和方便性。中国建设银行滨城支行充分整合省行、总行资源,着重打造“建信融通”平台,打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平台。(李吉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