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汽车产能过剩需要及早布局谋划
记者查阅各大汽车厂商的发展规划发现,仅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六大车企到2020年的产销目标就超过3000万辆;按照产能利用率80%计算,这六大车企到2020年的汽车产能将达到3800万辆左右。业内专家预测,如不引导产业有序发展,2020年全国汽车产能可能将高达5000万辆左右,而届时销量可能只有3100万辆左右,将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据7月14日《经济参考报》)。
其实,从市场实际销售情况看,某些汽车尤其是重卡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迹象,据报道中一位重型卡车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几年重卡行业持续低迷,库存积压越来越严重,几乎跟钢铁行业一样,到了“论斤卖”的地步。重卡如此载客轿车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我们都知道,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城市汽车保有量都已经趋于饱和,为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很多城市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对居民购买汽车上牌方面也正逐步设置各种门槛,市场对轿车的刚需已成明显下降趋势。另外,二手车、租赁车、网约车等突显个性化新型市场兴起势必也对居民的汽车消费带来很大影响。按照各个汽车企业扩产目标,未来5年,汽车出现全面产能过剩基本没有悬念。
平心而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汽车市场尤其是家用轿车需求一直都非常旺盛,私家车也成为许多城市现代家庭所追求的“标配”,但随着收入增长放缓,尤其是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城市道路拥堵所形成的客观现实,人们对汽车的消费已经变得更加理性,除了着眼价格之外,更看重的是性价比。但这恰恰是很多国产品牌汽车的“短板”。而众多国内汽车企业,受到长期以来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和传统消费心理的影响,依然在走“薄利多销”甚至盲目扩张的路子。据报道说,除了各大厂商“雄心勃勃”制定出5年扩产计划之外,一些本身就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汽车企业也在步步紧跟。而且随着国家倡导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一批有实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迅速扩大产量,市场“汽车大战”更难以避免。
事实上,如果仅仅从国内汽车市场来衡量未来汽车产能过剩未免过于狭隘,也应该看到国际汽车市场的更庞大需求,但这显然需要突出的创新技术和性价比为前提,在汽车核心技术的“中国创造”上做足文章。还应该看到为来5年或是更长时间,我们不再有劳动力红利的诸多低成本优势,唯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出路只有在创新上走在同类汽车企业前列。因此,防止未来汽车行业全面产能过剩的出路有两点,一是提前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汽车产能,防止低端汽车产品过剩带来的价格大战。二是及早谋划走科技创新进军国际市场之路,对于产能落后又缺乏创新意识的汽车企业及早进行转型或整合,集中优势进行强强联合。只有提前布局谋划,才能避免产能过剩造成的各种乱象。
总之,从科技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趋势来看,燃油汽车行业的未来非但不是一片光明,更可能会成为“夕阳产业”,尤其对于国内很多需求较为强劲的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普遍进入居民家庭已没有任何悬念,而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无止境,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对汽车行业进行科学布局和谋划已经时不我待。而且越早越能“防范于未然”。(刘凤敏)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闻热线广告热线新闻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邮箱:
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燕赵都市报广告热线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