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再拓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新版图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全球互联网“捧出”蕞前沿的数字产品和技术。桐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则新鲜出炉了“一辆车”的县域新版图——
剪刀式车门、流线型车身、出众的性能,让“桐乡产”的哪吒S级轿跑,成为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3号馆观展人眼中“蕞靓的仔”。而刚刚过去的10月,这个“仔”还稳夺新势力阵营的月度销冠。
10多公里外的运河边,乌镇运河智能汽车文化园刚刚“掀起盖头来”,浙江零跑、东风雪铁龙等,纷纷在园内的智能驾驶安全测试基地开展安全场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强链、补链,桐乡再下一城。
时隔两天,11月10日,桐乡·乌镇智擎智能驾驶产业园福瑞泰克年产100万套汽车辅助驾驶产品智能制造基地投产仪式举行。智能汽车硬核部件的桐乡量产,再次拓宽了桐乡造车的县域新版图。
同一时间,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桐乡馆,一辆可以和你展开有趣对话的全碳纤维智能电单车,同样已实现量产。它也和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桐乡辰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参展企业的拳头产品一起,共同续写着一个县和一辆车的桐乡故事。
“乌镇时间”里,这是浓缩版的县域造车记。
再将时间拉开,桐乡在全国县级市中已率先构建起完善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
福瑞泰克年产100万套汽车辅助驾驶产品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走进福瑞泰克桐乡智能制造基地,伴随着生产线的高效运作,SMART CAMERA智能摄像头模组线正式下线。其摄像头产品线保持领先,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首选。4D成像雷达成为国内头部家量产定点的供应商。
忙碌的生产场景,还出现在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生产线上,近百台机器人联合操作,数十个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截至10月,合众新能源已连续2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连续4个月跻身造车新势力头部名,成为驱动桐乡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增长的主引擎。
优质企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背后是桐乡立足雄厚产业基础,聚力打造以“三智一网”为标准的数字经济产业,将智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未来新制造发展的重点方向。
由此拉出的智能汽车产业上扬线月,桐乡智能汽车相关产业规上产值达到187.7亿元,同比增长92.3%。
在疫情反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背景下,实现这样的稳中有进实属不易。比这一组数字更令人振奋的是——1至9月,桐乡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达11.12万辆,同比增长168%,占嘉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96.3%,占浙江省总产量的26.7%,处于领先位置。
四分天下有其一。也就是说,浙江省每4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产自桐乡。
支撑这些桐乡造新能源汽车驶向全国各地的,是一条智能汽车特色产业链。
“从电池、电机、电控、智能驾驶软硬件,直至整车生产,桐乡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构建了完善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桐乡已集聚了华友钴业、福瑞泰克、中泽精密等一批智能汽车相关企业,整体产业规模已超百亿元。”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今年的乌镇峰会期间,汽车工业的发展亦是一个焦点。
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从2015年起,产销连续7年位居世界头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汽车产业推进节能减排有很大帮助。”在一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咖荟上,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从乌镇峰会这一窗口,看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桐乡或是一个生动且鲜明的样本。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链十分长,一辆车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靠传统蚕丝、化纤丝、玻纤丝“三根丝”打下工业发展基座的桐乡,拿什么来造车?
合众新能源联合创始人彭庆丰也曾被问及为什么选择桐乡,他给出了3个原因:区位优势、上下游贯通的汽车制造产业链,以及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桐乡集聚了一批互联网企业,能为哪吒汽车智能功能的研发提供互联网技术保障。
这三者,又何尝不是桐乡抢占智能汽车赛道的关键。其中,过硬的产业链尤为重要。
作为浙江省首批工业强市,桐乡“冠军企业”领跑嘉兴,先进制造实力强劲。在汽车汽配产业深耕多年,桐乡集聚了一批汽车配套企业,在关键零部件研发和加工方面不断涌现行业排头兵——
浙江华友浦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浦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将产业链延伸至下游锂电材料领域,所生产的电动汽车用高镍正极材料,进入全球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核心供应链;已有30多年发展史的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凭借活塞、斜盘外圈等汽车空调压缩机关键零部件,成为行业领跑者;京马电机有限公司驻车空调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目前市场占有率90%以上,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还斩获过单项冠军产品;浙江轩孚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紧布局新一代8HT混动产品的研发、生产等工作,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
近年来,桐乡立足汽车产业链发展,从关键零部件生产向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动力总成、汽车装饰一步步往前走,不断强链延链补链。因此,有专家指出,对桐乡来说,造车一定程度是对产业链的补缺。
目前,桐乡市共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近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家,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嘉兴哲轮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碳纤维智能电单车。
桐乡“网”事,因乌镇峰会已加“数”走过9年。
越来越多“合伙人”加入桐乡智能汽车产业版图的拓展中。
11月8日,乌镇运河智能汽车文化园正式开园,桐乡就此有了智能驾驶安全测试基地。有缘的是,作为运营方的浙江测迅汽车科技有限公司,5岁生日亦赶上“乌镇时间”。该公司总经理李晓英对桐乡有着无限期待,更愿意将基地的运行视作与桐乡智能汽车产业共同成长、发展壮大的契机。
据悉,浙江省已将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促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桐乡是浙江省智能网联汽车与自动驾驶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洪杰评价道。
而测试基地的运营,无疑将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集聚,推进桐乡成为浙江省领先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
除了四个轮子的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桐乡如今也在吸引两个轮子的智慧单车,丰富产业生态。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刚刚落户桐乡的嘉兴哲轮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碳纤维造自行车。只要打开关联手机APP,输入目的地,导航功能随即启动。其语音交互功能,还能为骑车累了的你,唱首歌。目前,这辆聪明的单车已进入量产阶段。
承接峰会红利,百度、福瑞泰克等智能网联企业纷纷落户乌镇。2021年以来,桐乡相继建设桐乡·乌镇智擎智能驾驶产业园、乌镇百度Apollo Park、乌镇运河智能汽车文化园,构建智能网联新生态,推动产业能级跃升。
同时,桐乡市推进全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截至目前,已有32条道路开放全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总计79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桐乡着力实施企业培育“壮腰工程”,14家智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持续壮大。其中,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德国采埃孚高端乘用车变速箱制造中国地区唯一齿轮供应商,嘉兴丰沃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鑫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项目陆续建设投产。
接下来,桐乡还将加快建设以整车、智能驾驶为重点的智能汽车百亿级特色产业链。通过本地培育及精准招商,加快构建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车用电子、智能网联等为一体的汽车产业生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