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国家将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有关汽车领域,《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落实购置税优惠等政策,以及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等多项要求。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等一揽子政策推动下,汽车市场快速回稳,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从此次政策上看,对汽车产业链韧性、优化出口通道等领域的扶持力度再次加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进一步提出17条政策举措,更加注重挖掘增量政策空间,更加注重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更加注重动员地方、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增强动能。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国内汽车市场恢复态势明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9万辆和25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和6.9%。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和4.6%。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10月份,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2%,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其中产业链较长的汽车和电子行业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4%,对上下游行业带动有力。10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电池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4.8%、81.4%和69.9%。
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落实,汽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有助于汽车市场实现全年稳增长、稳预期目标。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预计11月和12月会迎来一波消费高峰,全年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2700万辆。”
为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此次《通知》中再次提出多条有关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的内容。
例如,《通知》要求,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将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至明年底。即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该政策将为消费者让利数千元至上万元。
“利好政策不断叠加,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提升市场增量,对汽车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张翔表示。
另外,此次《通知》还提出,加快推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在张翔看来,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表现抢眼,针对汽车出口开辟新的交易和运输途径,有利于提高中国汽车走出去速度和效率,提升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创历史新高,达到33.8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46%。其中,乘用车出口27.9万辆,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40.7%;商用车出口5.9万辆,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77.5%。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2倍,同比增长81.2%。
此外,1—10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245.5万辆,同比增长54.1%。其中,中国乘用车出口197.5万辆,同比增长57.1%;商用车出口48万辆,同比增长43%。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中针对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提出多项要求。
其中,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方面,《通知》提出要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原材料、关键软件、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统筹推动汽车芯片推广应用、技术攻关、产能提升等工作,进一步拓展供应渠道。
同时,在推动原材料行业提质增效方面,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废钢、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研究制定重点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总体方案,开展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指导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合理布局。
《通知》还提出,巩固装备制造业良好势头,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国内市场发展迅猛,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月度产销再创新高,分别达到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市场占有率达到28.5%。而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曾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技术、产品、市场“三个突破”。
技术突破方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处于领先地位,与2012年相比,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则下降85%左右;产品方面,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新能源乘用车基本上实现了车联网功能全覆盖,L2级驾驶辅助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达到38%,一些头部企业已经投放了搭载V2X技术的量产新车;市场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发展,连续七年产销量全球头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001万辆。
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在扶持力度上不断发力。此次《通知》强调,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发挥产融合作平台作用,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专项再贷款等各类金融工具,促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巩固和拓展回稳向上态势,为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奠定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称,《通知》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既与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紧密衔接,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突出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提升政策效能。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对不同类型地区、行业和企业分类提出目标要求、压实主体责任,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要勇挑大梁,发挥稳增长关键支撑作用。
三是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既针对经济波动及时出手,加强逆周期调节,又久久为功推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除《中国经营报》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营网” 或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 邮箱:/li
披萨“吃”出上市公司 百亿市场迈向差异化竞争
女子体育赞助升温 品牌打响争夺战
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系列案例之一——“利他文化”是企业经营的底层逻辑
泰康人寿首批入围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首笔业务落地
喜马拉雅123狂欢节,联合施展、翟志勇等大咖学者重磅推出《通往文明之路100讲》
周一开售!大成旗下养老基金Y类份额开放日常申购开放及定投
定了!11月28日!华宝基金首批上线“个人养老金基金业务”
国富人寿荣膺第二届中国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保险公司投资金牛奖”
ST三盛拟5亿收购“资不抵债”标的 深交所发关注函
为民服务践初心 ——记四平联通政企运营中台BU
上海互联网50强 一嗨出行用数字化管理赋能线上线下实体经济
Copyright © 中国经营网 - 中国经营报社
京ICP备13038787号-3
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所: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div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