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亿元亏本“卖厂”核心产品一“停”一“卖”和铂医药还剩下什么?
近日,和铂医药宣布,将旗下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出售给控股子公司药明海德,交易价格为1.4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指出,本次出售的生产厂房的账面净值总额约为1.67亿元,也就是说,和铂医药此次交易将亏损约6193万元。
11月18日,和铂医药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环境上来看,市场确实充满了挑战,每个公司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而在技术、资源、知识层面,公司都有深厚的积累,战略上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就在上个月,和铂医药已经“安排”了两个研发进展蕞快的核心产品。
资本寒冬下,和铂医药“频繁出手”,似乎只是为了继续“活下去”。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寒冬下,活下来才是首要任务,关停并转是常规做法,但也不限于此。
11月15日,和铂医药宣布,将旗下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出售给控股子公司药明海德,交易价格为1.46亿元。
据2021年中报披露,2021年,公司启动临床供应生产设施项目,以支持产品管线项目的临床开发。该中试生产设施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使用面积约8500平方米,设计生产规模可达4000升。随着公司快速组建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团队,该工厂预计于2022年投入生产。
不过,公告显示,该设施尚未投入使用。
对于本次出售,和铂医药称旨在将在建资产变现,降低运营成本,将财物及其他资源重新分配至药物开发,投资具备增长前景、可获取更稳定收入的项目,并与建立长期战略关系。此外,鉴于近期经济低迷,出售事项将即刻带来现金以支持集团的营运及药物开发,同时改善公司的财务架构、现金流量及流动资金。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和铂医药头部次“断臂”自保。
11月11日,和铂医药公告,将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HCAb出售给美国莫得纳(Moderna)公司,根据协议,莫得纳可以获得该平台开发的多个靶点序列的全球权益,用于基因疗法的开发,并全面负责后续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所有工作。
根据披露,和铂医药的HCAb专利技术能够开发新一代的全人源重链抗体,不需要人源化或其他抗体工程改造,可用于双抗、多抗、ADC、CAR-T等多种新型药物等开发。协议约定,诺纳生物将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蕞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其他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除此之外,就在上个月,和铂医药连续发布两则公告,宣布将其处于临床后期的巴托利单抗(FcRn单抗)授权给石药集团子公司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交易总额高达10亿元;同时,结束其于中国的特那西普(HBM9036)三期临床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一“停”一“卖”后,和铂医药的研发管线中已没有处于Ⅲ期试验阶段的产品。进展蕞快的HBM4003是一种全人源抗CTLA-4抗体。2022年中报显示,其单药及与PD-1联合治疗的适应证均处于Ⅰb/Ⅱ试验阶段。其他适应症和产品均处于Ⅰ期或临床前阶段。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和铂医药今年遭遇了严峻流动性危机,直接影响了企业运营和投资。应对当前困境的核心对策就是强化原始创新,靠新产品新市场来争取时间,渡过难关;等到资本市场回暖,给予生物医药赛道更多支持,和铂医药等高科技企业才能真正走出生存困境,有机会实现自我突破。
频频出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囊中羞涩。
2020年-2021年,和铂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末期余额分别为2.57亿美元、5630.4万美元,亏损额分别为2.97亿美元、1.38亿美元。另据2022年中报,今年上半年,和铂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763万美元,同比增长1149.1%,但净亏损7305.1万美元,亏损同比扩大18.67%。与此同时,和铂医药的研发成本达8360万美元,账面现金结余仅剩2亿美元。
窘迫的财政状况也遭到了资本市场的冷遇。
9月5日,和铂医药遭港股通证券名单剔除,此后,公司股价一度跌破净资产,目前市净率PB约为1,这意味着公司几乎不可能获得有效再融资支持。
《华夏时报》记者查询发现,作为一家专注于肿瘤及免疫性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企业,2020年和铂医药通过港股18A政策在港交所上市,发行定价为12.38港元/股,按照2022年11月18日收盘价计算,公司股价仅为1.620港元/股,总市值10.37亿港元,相比蕞高点已跌去87%。
为了活下去,和铂医药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向,转而投身资本效率更高的临床前CRO领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方向,我们能提供的服务更全面,这是公司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铂医药表示。
11月14日,和铂医药正式宣布诺纳生物成立,公司将利用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HBICE,为合作伙伴提供可以涵盖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单B细胞筛选、抗体开发与工程、成药性和药理评估的优质服务。
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资本寒冬下,活下来才是首要任务,biotech公司既可以转型升级,成为集研、产、销于一体的Biopharma企业;也可以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组成新的产业联合体;还可以坚持方向,降本增效,成为一家“小而美”的biotech企业,或基于现有技术体系,形成具有专业技术特色的CXO公司。
“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研发产能瓶颈问题日益凸显,疫情与脱钩风险不断加大了医药产业赛道的投资敏感性。对于和铂医药这类生物高科技企业而言,目前的资本寒冬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转型对行业企业而言确实是个积极信号。”陈佳称。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北交所调降股票交易经手费 降幅50%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热门中概股普跌
两部门: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
央行、外汇局出手!释放重大利好
打开东方财富APP查看更多内容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