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回稳向好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14

  10月17日上午,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头部场记者招待会在京举行。

  首场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局长丛亮,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与记者进行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增长到18.5%,稳居世界第二;我国人均GDP从3.98万元增长到8.1万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后续是否出台进一步稳增长政策,这个话题为外界所关注。

  赵辰昕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经济表现依然突出,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更加充满机遇。赵辰昕表示,受国内外环境变化影响,当前经济运行中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更要看到,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赵辰昕指出,我国发展机遇、各类商机无处不在。我国目前正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撑了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支持力度也在加大。蕞近监测显示,我国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设备订单都在大幅增长,这是非常喜人的。

  赵辰昕指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宏观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对于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外界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国内外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收缩,甚至讲要搞自给自足的经济。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赵辰昕直言。

  赵辰昕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今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显示出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1-8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8927.4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了16.4%。其中,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33.6%。

  赵辰昕表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界提供更多的机遇、注入强劲的动力。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继续共同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持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循环顺畅联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力量在上升,过去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此并不适应,全球存在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等问题。同时,大国间竞争激烈程度提高,各方对安全更为重视。相关的影响就是,原本较长的分工链条缩短,出现一些区域化的现象。同时,粮食和能源等初级产品保供形势也更为严峻。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新高,达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483.5公斤,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粮食安全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包括粮食生产,也要考虑粮食贸易、粮食需求基础上的粮食供需平衡。

  丛亮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未来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落实“藏粮于地”,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藏粮于技”,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优化生产布局,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加强收储调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开展节粮减损,促进粮食节约和营养健康等。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经受住了疫情、自然灾害、国际能源价格动荡等带来的影响。

  任京东表示,大力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重点从三个方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一是扎实抓好固本强基。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二是扎实抓好有序替代。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扎实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统筹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确保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

  三是扎实抓好风险管控。大力推进能源安全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不断加强应急保障电源、管网互联互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的背景下,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近三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逆势增长,在全球贸易份额中占比提升,就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例证。

  赵辰昕表示,围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持续推进五方面重点工作,分别是锻长板补短板、稳定工业生产、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开放合作、强化风险防范。具体而言,我国在加快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提升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紧盯“卡脖子”薄弱环节,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全力杜绝随意关停产业链重点企业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坚决避免疫情防控的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问题,努力确保工业园区有序运转、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务实推动国际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用好各类多边机制,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等。

  除了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之外,我国还在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体系,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丛亮表示,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原则,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认真落实粮食、能源、重要矿产品、应急物资等关键品类物资储备任务,进一步夯实国家储备家底,优化储备布局结构,确保平时备得足、储得好,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探索完善国家储备市场调节机制,更加精准地把握吞吐调节的时度效,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维护初级产品供给的安全和稳定。

  本期编辑 江佩佩 实习生 罗新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0629.html

标签: 全球产业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走在前开新局︱集群发展做全球产业链淄博“样板”

走在前开新局︱集群发展做全球产业链淄博“样板”

  东岳集团“氟硅膜氢”齐发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多年来,东岳集团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发展方向和“新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定位前行,解决了大量国家“卡脖子”难题。目前,东岳“氟硅膜氢”产业链下共有12个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产品有5大类16个系列780个品种。   东岳集团致力做“氟硅膜氢”自立自强的“中国样板”,一个个新项目支撑起了东岳发展的“高新”路径。...

黄奇帆:这5个方向未来有万亿美元级别市场

黄奇帆:这5个方向未来有万亿美元级别市场

  黄奇帆:这5个方向,未来有万亿美元级别市场   我就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冲击及其发展趋势谈一点认识,我讲两部分的内容。   头部,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   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的经济运行都受到了三个基本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二是俄乌冲突升级;三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产业链外迁真的需要担心吗?

产业链外迁真的需要担心吗?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产业链外迁,真的需要担心吗?   今年以来,印度、越南等国家对全球产业链承接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产业链外迁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加快了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的速度。...

LG新能源以领先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协同产业链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升级

LG新能源以领先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协同产业链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升级

  日前,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第四届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大会聚焦推进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携手全球产业链共同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共同构建新能源产业命运共同体。   LG新能源首席技术官申榮埈在此次“全球产业链协同与跨界融通”主论坛上,分享了LG新能源面对全球市场环境变化...

全球产业链将向中国聚集

全球产业链将向中国聚集

  当国外政客叫嚣与中国脱钩撤资的时候,恰恰相反,全球产业链正向中国聚集,大众战略投资江淮和国轩高科,宝马与国网电动战略合作都是蕞好的佐证。   当前,并非像某些西方政客所期望的那样——资本正在撤出中国市场。相反,大众、宝马等跨国汽车集团逆周期投资,证明资本流入中国市场的势头非常明显。以大众汽车战略投资为例,该集团宣布将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投资约20亿欧元。...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能源企业如何凭品牌赢得市场?

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能源企业如何凭品牌赢得市场?

  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能源产业齐心协力谋发展、同舟共济树品牌。9月3日,2022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大会暨首届能源产业创新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产业品牌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原所长韩文科介绍了能源产业品牌评价体系活动规划,强调推动建立品牌评价体系工作,提升我国品牌建设水平。   卓越品牌是世界一...

十年来我省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数字浪潮向前广东智造崛起

十年来我省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数字浪潮向前广东智造崛起

  “每年做预算大家都会问我,数字化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这把我难倒了。”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IO张小懿谈起这些年公司转型的不易。   广东佛山,距离美的总部大厦10公里,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的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磁控管分厂,数排生产线上的机械臂自动作业。亲历数字化改造的部装车间主管纪幻彪说,“如今,工厂的自动化率达92%。以前一条产线个人”。   十年...

多方积极构筑安全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多方积极构筑安全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9月19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主题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务实推动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将积极部署,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强化重点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协调,推动国际物流供应链更加顺畅,构筑安全稳定、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