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中国人寿全力服务小微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admin7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0

  小微活,就业稳,经济兴。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生力军”。。助力小微企业关乎市场活力,也关乎民生发展。中国人寿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高质量金融保险服务践行金融央企的,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和业务功能作用,优化产品服务供给,从风险保障、投资支持、融资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金融支持是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保障。中国人寿努力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不断升级小微企业专属金融产品,健全小微企业全面风险保障体系,在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有效加大小微企业风险保障力度,将金融“活水”持续注入小微企业,助力小微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在满足小微企业非信贷金融需求方面,保险大有可为。例如,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探索推出“政府+银行+保险”“银行+保险”等保证保险业务模式,为电子、化纤、食品、建筑、物流、石化、电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充分发挥保险增信作用。2022年上半年,通过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支持近1.4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26亿元,通过农民工工资支付、投标、建设工程履约等保证保险为23万家企业缓释保证金358亿元。

  为降低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中国人寿开发提供关键产品设备保险、重大装备(首台套)保险、重点新材料保险、网络安全保险等科技保险,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4万亿元。

  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较大,有些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对此,中国人寿通过保险提质扩面,帮助广大小微企业缓解疫情冲击影响。例如,集团旗下寿险公司推出“关爱保”专属团体保险保障方案,扩展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身故和伤残责任,针对中小微企业“员福保”专属方案提升线上无纸化投保率等。财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零售、餐饮等中小微企业推出“企安心”“店家财安心”“店家一保通”“店家自由保”等财产损失、营业中断、三者责任的保险保障产品等。2022年以来,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已累计为1万多家小微企业提供120亿元风险保障,进一步助力其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北京分行员工

  与大型企业不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流程复杂。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2022年上半年已合计减免服务收费超15亿元,为近1600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约43亿元,为近千户建筑、医药、高端制造业等产业链核心企业定制专属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为保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广发银行加大线上化产品投放力度,重点推广对公小微信贷产品“税银通”2.0和零售产品“小微E秒贷”等“线上申请+线上审批”优质信用贷款产品。小微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在手机银行或微信公众号中进行线上一键申请,经系统自动审批当天即可提款,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难题。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广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1500亿元。

  “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和“固链、补链、强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效率,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是中国人寿服务小微企业的另一个缩影。

  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国人寿积极通过未上市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种产品和方式,对接和满足“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的多层次资金需求。例如,设立50亿元国寿科创基金,已成功投资小度科技、海尔卡奥斯等多个“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与此同时,还参与投资国家中小企业基金,全力支持初创期成长型、“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中国人寿在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领域的存量投资规模超2300亿元。

  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植物提取物及食品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企业经营发展速度较快,当前授信额度无法满足企业全部融资需求,在缺乏抵质押物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无法实现整体授信增额。在得知相关情况后,广发银行授予1000万元信贷额度,通过无抵押担保方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融资难”的痛点问题。目前,广发银行已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投放纳入专项补贴额度,致力于为1000多家细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以及具有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广发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已突破千亿元。

  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发挥行业“头雁”作用,把多年形成的政治、网络、客户、品牌和综合金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转化为做好“保险姓保”的新动能和新成效,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和保障服务,全力支持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051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泰州:“医药名城”聚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

泰州:“医药名城”聚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

  原标题:泰州:“医药名城”聚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   12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江苏省泰州市“产业强市·央地合作”推介会上,《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医药产业产值排名全国头部的泰州市,未来将持续发力打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三大制造业集群,积极对接央地资源,聚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近年来,泰...

中国人寿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中国人寿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601628)持续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服务“国之大者”,助力稳定经济大盘,行业“头雁”作用取得新成效。   帮助近千万企业和个人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据相关部门介绍,2022年我国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早稻收获超过六成,秋粮面积超...

“税动能”助推广州医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税动能”助推广州医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南方网讯 (记者/吴诗航 见习记者/李正啟 通讯员/杨锐轩)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州市正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2年上半年,广州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9.6%,其中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5.6%,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   在医药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广州税务部门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实打...

【干货】连锁药店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连锁药店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目前国内连锁药店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老百姓(603883)、漱玉平民(301017)、大参林(603233)、益丰药房(603939)等。   本文核心观点:连锁药店企业布局情况、连锁药店企业区域分布   连锁药店产业链全景梳理:上游主要为医药制造类企业   连锁药店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医药、药妆、保健品等相关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为...

洞察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洞察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天津市提出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制药研发转化基地。   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69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医药制造业增长8.8%,比工业增加值增幅高6%。   根据《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   2016-2020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   现阶段,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上游企业主要包括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浙江英...

2020医药制造行业宏观发展现状回顾蓝皮书

2020医药制造行业宏观发展现状回顾蓝皮书

  2020医药制造行业宏观发展现状回顾蓝皮书   医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2014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突破1.1万亿元,2019年已达到1.64万亿元左右。预计中国医药市场将会继续保持与往年相当的增长速度,并在202...

万字重磅访谈!赵诣蕞新发声:新能源未来是分化行情看好军工股机会

万字重磅访谈!赵诣蕞新发声:新能源未来是分化行情看好军工股机会

  继公募“四冠王”的光环之后,赵诣以“个人系”公募——泉果的基金经理,作为事业的新起点。入职后管理的头部只基金即将发行,让他再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在公募圈,赵诣可以说是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优秀代表。回顾过去,他无疑拥有光辉的历史业绩。2020年他管理的农银汇理工业4.0、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农银汇理研究精选和农银汇理海棠分别以166.56%、163.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