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地产资讯 > 正文内容

青岛高新区:激活企业创新力驱动高质量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1)产业地产资讯21

  金秋十月,青岛高新区捷报频频:青岛市金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继“一种生物膜废气处理设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后,凭“一种气液再分布装置及吸收填料塔”再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程序降温仪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这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取得的首张程序降温仪医疗器械注册证;青岛雷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2年青岛市级工程研究中心……青岛高新区聚焦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加速崛起。

  青岛高新区企业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下,环保企业将大有可为。”青岛市金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旭环境”)总经理栾明先表示,金旭环境是一家以环境污染防治、智能化环保装备制造及运维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国内领先的专业治理技术以及服务优势,聚焦物联网深度应用,该公司将信息管理与智能制造相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

  据悉,此次该公司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再分布装置及吸收填料塔,涉及尾气处理技术,可应用于酸性气、碱性气、VOCs气体及臭气等吸收治理,其中槽式速分离气液再分布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该发明投入使用后能大大节省喷淋装置动力设备的投资及运行成本。”栾明先表示,截至目前,金旭环境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40余项,有十余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实现公司发展质的飞跃。

  创新之路没有终点,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数智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将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污染治理的智能化、数据化。”

  日前,青岛珞宾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庆亚拿到一笔“高新贷”贷款,内心十分激动。“中小企业融资难,尤其是近期受疫情影响企业发展,导致资金流转减速。此次获得青岛高新区管委、交通银行‘高新贷’的支持,帮我们解决了融资问题,及时给我们企业补充经营发展的‘血液’,对我们开展新的业务、加快推进项目研发进度等帮助非常大。”

  锚定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企业创新力激荡的背后离不开青岛高新区的大力支持。“高新贷”是青岛高新区为科技企业打造的纯信用、低门槛、低利率专属信贷产品,贷款对象为高新区内被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区内银行结合企业状况和需求,提供蕞高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额度,有效解决企业因缺少抵押物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高新贷”支持的科技企业已经超过40家,贷款授信总额超过1.5亿元。

  “我们今年重点从银行信贷和股权投资两个维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下一步,财政金融部还将通过建设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搭建科技金融联盟等措施,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完善科技金融创新生态,让金融活水更好服务科技企业发展。”青岛高新区财政金融部负责人郑庆春表示。

  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确立了1+2+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释放更强动能,打造高端产业集聚高地,仅上半年,就已累计引进主导产业项目85个。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方面,聚焦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等细分产业领域,区内13家医疗医药企业产值过亿元,海尔生物、易邦生物两家企业已获评青岛市首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占全市医疗医药产业链的1/2,并集聚了全市医疗医药产业1/3的市场主体,贡献了全市1/4的产值;在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产业方面,作为获批的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抢抓“工业4.0”和国家推动“两化融合”的战略机遇,瞄准机器人产业,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推动高质量集群化发展,构建机器人全链式产业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抢抓数字机遇,聚焦信息安全、大数据、智能软硬件等重点领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青岛高新区发力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2+1”现代产业体系,汇聚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推动高新产业加速崛起,打造青岛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火炬和引擎。

  数读中国创新 从2.2克到816万吨

  数读中国创新 从2.2克到816万吨

  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 重回8米线以上

  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 重回8米线以上

  国际盲人节丨智能盲道斑马线改善视障人士出行体验

  国际盲人节丨智能盲道斑马线改善视障人士出行体验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建设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封面新闻丨粮食不断增产,我们为什么还要强调“保障粮食供给”

  封面新闻丨14连胜!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近岸海上发射看点多

  封面新闻丨日偏食、流星雨、木星、水星齐上阵,10月天象异彩纷呈

  封面新闻丨能否逃脱恐龙灭绝的宿命?人类必须主动出击!

  数读中国创新 从2.2克到816万吨

  数读中国创新 从15250米到3.6万公里

  党代会小知识丨你知道党代会闭幕时为什么要奏《国际歌》吗?

  数读中国创新 从30纳米到137亿光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news.021cf.cn/index.php/post/1051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文看懂!医药产业链及投资逻辑全梳理!

一文看懂!医药产业链及投资逻辑全梳理!

  作为一个头部效应明显、细分子行业表现各不相同的赛道,投资者想要精选个股来投资难度可不小。普通投资者可以借道   目前市场上跟踪医药/医疗/生物科技类的指数可不少。经过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有指数基金跟踪的医药生物类指数共有21个。   医药板块是一个很大的板块,可以分为原料药,化药、中药、生物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等。每一个板块都有各自不...

【干货】生物医药外包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干货】生物医药外包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原标题:【干货】生物医药外包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生物医药外包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生物医药外包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药明康德、药明生物(02269.HK)、泰格医药(300347)、康龙化成(300759)、美迪西(688202)、凯莱英(002821)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生物医药外包产业链、代表性生物医药外包企业区...

中国人寿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中国人寿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2022年上半年,中国人寿601628)持续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服务“国之大者”,助力稳定经济大盘,行业“头雁”作用取得新成效。   帮助近千万企业和个人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据相关部门介绍,2022年我国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早稻收获超过六成,秋粮面积超...

工信部对41个大类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涉及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

工信部对41个大类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涉及高端医疗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

  国资委深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   国家卫健委: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县乡村全覆盖!   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千亿   100美元测基因?新DNA测序仪有望改变游戏规则   石墨炔与石墨烯,谁是超级材料?   科学家研发出用于快速和超灵敏病毒诊断的单纳米颗粒检测技术...

中国医药市场及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中国医药市场及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医药市场及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测报告   目前生物药在市场收入中占比相比化学药仍然较少,但是收入增长潜力大于化学药。中国生物药预期2021年市场收入为4.25千亿人民币,在中国医药市场中占比为24.57%。中国医药市场中生物药收入20...

2022年光伏板块受益股有哪些?(8月10日)

2022年光伏板块受益股有哪些?(8月10日)

  8月9日消息,金晶科技8月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6亿元,超大单资金净流出2.53亿元,大单资金净流出1.0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49亿元。   金晶科技从近五年净利润来看,近五年净利润均值为3.92亿元,过去五年净利润蕞低为2018年的7839.42万元,蕞高为2021年的13.07亿元。   金晶科技还积极扩充光伏玻璃产能及开发BIPV配...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医药流通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医药流通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国药控股(01099.HK)、九州通(600998.SH)、华润医药(03320.HK)、国药股份(600511.SH)、大参林(603233.SH)、益丰药房(603939.SH)、老百姓(603883.SH)、一心堂(002727.SZ)、同仁堂(6000...

中国人寿: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取得新成效

中国人寿: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取得新成效

  持续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服务“国之大者”,行业“头雁”作用取得新成效。   保险帮助近千万企业和个人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2022年我国夏粮产量达2948亿斤,早稻收获超过六成,秋粮面积超过13亿亩,丰收基础较好,中国饭碗牢靠,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巨轮”稳...